2025年9月10日,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校政治教研组围绕“赓续千年文脉 培育时代新人”主题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赵锋校长、张珩副校长及政治组全体教师共同参加。
本次活动由执教高二(9)班的政治教师吴俊英老师授课,她讲授的是部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第一课《国家是什么》。
首先,吴老师以九月三日盛大阅兵活动的话题导入,巧妙结合时政热点,激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国家与政体。紧接着,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国家的产生”和“国家的本质”,进而帮助学生深化对“国家”内涵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以“国”字的甲骨文与繁体字形式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文学常识,生动剖析国家的组成要素,增强了课堂的文化厚度与思维深度,彰显了文史哲不分家的大文科理念。
在随后的评课环节中,吴俊英老师阐述了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她提到在备课时应尤其注重把握教材逻辑关系,突出政体与国体、民主与专政等重点关系的讲解,力求将教材内容讲清、讲透。
王栋霞老师认为,吴老师的课堂重难点把握准确,解释到位,展现出扎实的学科素养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设计。陈家颖老师认为吴老师知识点讲解清晰,善用表格来对比易错易混点,此举值得学习借鉴。张浩东老师觉得吴老师的这节课让他深受启发,今后可以更多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取教学素材。
教研组长吴梦麒老师指出吴老师的教学设计精巧,上课循循善诱,引经据典,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化浸润。并结合开学初全市高中政治教研组长会议上的内容,传达了教研员严宏亮老师对新学期政治教学的要求和考试进度的统一安排,重点强调要将备课组活动、教研组活动落到实处;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和使用,在科研实践中多关注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前沿内容。
张珩副校长指出本节课有三大亮点:第一,能巧妙运用最新时政热点“九三阅兵”,体现政治学科的时代气息,有利于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第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教学,体现出二中府学文化特色,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三,知识逻辑环环相扣,课堂管理有序,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高。同时,建议吴老师在课堂结尾处可再次结合“九三阅兵”,形成首尾呼应,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期望政治组全体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进一步挖掘教材知识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突出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赵锋校长充分肯定吴俊英老师扎实的基本功,赞誉她作为青年教师历经高三教学打磨后的干练,上课思路流畅,知识点讲解清晰,课堂管理到位,并建议吴老师在板书设计方面进一步优化完善,呈现知识框架,助力提升课堂实效。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更显意义非凡。这次活动开启了新学年的新征程,不仅是一场凝聚共识、共促成长的教研实践,更是一份二中全体思政课教师送给自己的独特匠心的节日礼物,以深耕教研的方式致敬育人初心,以打磨课堂的形式践行教学使命,让思政课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