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每天的繁忙工作后,既要照顾家庭,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每一位老师爱与责任的背后,有欣慰也有压力。本期将聚焦教师心理健康,希望能给每一位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带来一点帮助。
中国人民大学针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老师中,超过80%反映压力较大,近30%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究竟是什么让老师们如此疲惫?
-01-压力来源
当一个老师不容易,当一个好老师更不容易,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以下这些压力源的时候,心态分分钟濒临爆炸。
压力一:找不到情绪的发泄口
因为教师工作的特性,很多老师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找不到情绪的发泄口,长期憋闷在心里,容易出现心神不定、情绪失控、失眠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很有可能都会变成抑郁的潜在隐患。
压力二:难以平衡工作和家庭
待在学校的时间多了,自然留给家庭的时间就少了。很多老师“以校为家”,有些班主任索性就住在了学校里。有时候家人不理解,很容易导致家庭矛盾,这必然给老师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甚至会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家人、进而产生负罪感。
压力三:指标考评多,行政事物繁杂
教师个人职业的发展需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教学比赛,日常 工作中的各类检查和行政事物也不可避免。老师们的时间总是被计划的满满的。再加上班级情况和学生的状态不同,更增加了老师的工作任务,造成精神上的高度紧张,甚至会影响到教学信心和工作状态。
-02-压力信号
当压力积攒到一定程度,就会给身体、心理、工作带来影响。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压力信号,老师们可以做一个健康自检,早发现早应对。
压力信号一:身体反应
1.失眠,入睡困难。
2.身体健康水平下降,多表现为头痛、肠胃失调、抵抗力下降。
3.浑身乏力,容易疲倦。
压力信号二:心理反应
1.注意难以集中。
2.莫名烦躁,情绪起伏大,易激惹。
3. 焦虑,总是充满担心,且担心的事情往往还没有发生。
4.情绪持续低落。
5.丧失工作热情和兴趣,敷衍了事。
压力信号三:工作反应
1.抗拒与同事、学生、家长的交往,疏远冷漠、丧失耐心。
2.工作满意度低,不愿意上班,甚至出现旷工行为或离职念头。
3.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4.面对工作时,总觉得力不从心、质疑自己的行动。
如果出现上述这些信号,各位老师也不要太担心。压力信号是我们面对压力正常的反应,它在提示我们可能需要停下手头的工作,休息调整。
-03-应对方法
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压力应对技巧。小章老师在这里给老师们提供一些日常压力应对小妙招。请查收~
应对一:培养一个兴趣爱好
当工作一件又一件地向你袭来,伴随着的是强烈的失控感,而找寻那一份能够让自己拥有控制感的兴趣爱好尤为重要。
绘画、书法、器乐、摄影、瑜伽、登山、拳击、跑步、潜水...培养一个个人爱好,并坚持它。每周留些时间,做喜欢做、擅长做的事,是获得心理满足的最佳方式。
应对二:找到家庭和工作的临界点
想永远摆脱工作是不可能的,可能的是我们在短暂的休息时间中,获得真正、充分的休息。尤其回到家中,给自己一个暂时放空的机会,分配出一个小时或更久一点的时间,全心全意的陪伴家人。找寻一个临界点,不要让工作入侵到你的整个世界。
应对三:办公室布置整洁温馨
我们每天除了在教室上课,工作时间最多的场所就是办公室了。如果桌上永远散乱着作业本,相信没有哪个老师的心情会好起来。把办公室布置得温馨一点,放一些自己喜欢的小饰物,留给自己一点个人空间。
应对四:满足自己的小癖好
吃甜食有助于缓解疲惫,正是源于满足了大脑对于能量的需求。偶尔一次甜蜜的下午茶、补充糖分,或者逛逛淘宝,或许可以缓解你的疲倦。
应对五:倾诉、沟通
消极情绪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在积累的过程中做好宣泄,就不会出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与自己信赖的友人、闺蜜倾诉、吐槽、八卦,朋友的陪伴和支持是最能让人安心的良药。
应对六:心理咨询
有些压力可以依靠自己排解,但如果自己无法一个人面对的时候,请选择寻求外界的帮助。当和朋友、家人的倾诉也难以让你缓解情绪,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以帮助自己尽快调整。学校心理中心,校外的心理咨询师都是很好的选择。
来源 | 出口成章教师服务号(ID:talk2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