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尝试与她沟通,希望能了解她内心的感受,并帮助她缓解这些不安的情绪。然而,每当我们提及此事,小敏总是回避话题,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无法被理解。这一问题开始在亲子关系中制造了些许紧张。小敏有时感到被家长过度关注或不够理解,而我们则出于无奈,不知道如何进一步帮助她。而且,在一些日常决策上,例如安排外出活动或选择学习内容,她的态度也极为矛盾,常常导致我们之间的冲突和不愉快。
高敏感孩子通常是指那些在情绪、感官和社会方面比其他孩子更为敏感的儿童。这些孩子通常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情绪敏感度:很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对环境中的紧张或冲突特别敏感,可能会对批评或不当的言辞反应过度。
(2)感官敏感度:对声音、光线、气味和触感等外部刺激反应强烈,可能不喜欢吵闹的环境或粗糙的衣物。
(3)深度思考:经常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进行深入思考,可能会表现出强烈的同情心和理解能力。
(4)社会互动:在社交场合中可能显得害羞或内向,尤其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但在熟悉的环境中可能会很开朗。
(5)创造力和直觉:通常表现出高水平的创造力,并且有很强的直觉能力。
高敏感并不是一种障碍或疾病,而是一种气质。这种特性在儿童发展中可能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支持,以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一般来说,孩子表现出高敏感性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些孩子天生具有高敏感气质,这是生理上的特质。脑科学家研究显示,大脑中的一个称为脑岛的区域,负责在每时每刻整合内心状态、情感、身体位置、外部事件的知识,而高敏感者的这一区域比其他人更加活跃,所以他们才会表现出比一般人更强烈的情绪。高敏感孩子对外界刺激(如声音、光线、情感等)的反应比其他孩子更加强烈和细腻。如小敏天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异常敏感,她可能是由于内在的生理机制造成这种反应。
高敏感孩子需要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如果家庭环境对他们的敏感特质缺乏接纳和重视,可能会导致他们感到不被理解,从而增加忧虑情绪。如小敏可能在受到家人的负面评价时变得更加容易紧张。
高敏感孩子往往对压力的感知比其他孩子强烈。这些压力可能来自学业要求、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当他们觉得被压力包围时,较低的承受力可能导致过度反应。如小敏可能在面对考试或同学关系问题时感到无所适从。
如果家庭成员本身也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和应激反应,孩子可能会模仿并强化这些特质。因此,家长的情绪管理和表达方式也起到关键作用。如小敏在家中若有较多情绪化而未加控制的表达,她则可能受到影响,变得同样敏感多虑。
认识到高敏感孩子独特的感受和反应模式,家长们需要调整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给予孩子充足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境,以降低敏感特质带来的困扰。
与孩子就他们的感受进行开放的对话是了解内心世界的桥梁。这有助于父母及时回应和满足这些需求,使孩子感到舒适和安全。回答情感需求还涉及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家庭环境。这样的环境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自己,不必担心被评判。家长可以通过定期的家庭会议或一对一的时间来增加理解和联系。
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技巧,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当孩子感受到能够通过努力和计划实现目标时,他们的自尊心也随之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始终保持支持和指导,而不是直接代替孩子做决策。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
总之,抚养高敏感孩子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回报的旅程。通过接纳孩子的天性、以共情的方式理解他们的情绪、关注隐藏的情感需求、适度曝光并提供多样化体验,最后帮助孩子拆解问题,父母能够创造一个有利于高敏感孩子成长的环境。这种环境不仅帮助他们应对外界的挑战,更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最终成长为心智健康、情感成熟的人。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孩子,从而建立更紧密的家庭联系。
来源 | 常州市家庭教育研究院(ID:ChangzhouFE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