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探数学之美 品数学之悦——常州二中学科展示周系列活动(四)
发布时间:2024-12-18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处   录入者:周佳怡

2024年11月25日-29日,常州二中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学科展示周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全员开放课堂、集体教研、组织学生活动、开设专家讲座等形式,不仅展示了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教研成果,还展现出数学组全体教师严谨认真的教学风格和扎实钻研的教学态度。

核心备课议数学

11月25-27日,三个年级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组活动。高一数学备课组围绕提高备课效率、促进教师的交流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话题进行研讨,高二数学备课组主要围绕本周作业质量和后续的作业设计的主题进行讨论,高三数学备课组围绕期末复习学案编制的主题进行交流。

技术融合探数学

11月27日下午,王强老师开设校级研究课《基于GeoGebra的高中数学探究活动》,通过一道解析几何中斜率和为0的试题的导入,带领学生利用GeoGebra进行动画制作。李虹彦老师开设校级研究课《从数学史中学数学》,主要介绍了伟大的数学家笛卡尔,通过课件和视频展示了笛卡尔的一生、坐标系的建立、数学中浪漫的心形曲线和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四个板块内容。

评课议课品数学

11月28日,王强老师开设公开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王老师基于“起承转合”的探究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是对有效开展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的一次积极尝试。

雷维丹老师开设公开课《任意角》,雷老师先从学生熟知的例子入手,让学生就角的定义和取值范围的已有知识,与新的情境碰撞,产生认知冲突,再用旋转的观点,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

江苏省正高级教师吴莉娜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王老师的课设计感强,数学文化味浓;雷老师的课充满激情,学生参与度高。吴老师又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三真”课堂的创建等方面,给出了示范引领,最后提出: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从“研读文献——吃透教材——精益求精——临场应变”四个层次逐步攀升。

讲座研讨话数学

11月29日,数学教研组邀请江苏省正高级教师张志勇开设题为《看见不可见:从技术赋能到学科育人——兼谈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路径》讲座,并对数学教研组江苏省教师发展重点课题《基于GeoGebra的高中数学探究活动教学研究》进行了深入指导。

此次数学教研组学科展示周活动为师生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不仅教师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其中高二1班张梓轩同学撰写的两篇优秀论文,一篇已在国家级期刊《中学生数学》发表,一篇已被数学核心期刊《数学通报》录用。

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数学教研组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真正让师生体会“数学之美”,共享“数学之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