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探索自然科学 聆听工业赞歌 ——常州市第二中学学生代表寒假综合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2-01   点击:   来源:团委   录入者:周佳怡

为了进一步丰富社会实践教育形式提升实践育人成效,20241月2729日,在校团委的统筹安排下,我校高一高二优秀学生代表先后参观了武进地质矿物科普教育展览馆”和“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

高一年级:武进地质矿物科普教育展览馆

武进地质矿物科普馆坐落于环太湖文化艺术中心的负一层,占地面积达1700平方米。走进其中,琳琅满目的奇石和矿晶映入眼帘,它们或瑰丽多姿,或神秘莫测,无不展现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地球历史的厚重印记。此外,馆内还巧妙地融合了化学元素和地质科普知识,为参观者提供了一站式的地质矿物学习体验。

在馆内工作人员的细心讲解下,同学们仿佛穿越到了地球深处,亲眼见证了每一块奇石的形成过程。他们时而被奇石的独特风采所吸引,时而为地球的演变历程所震撼,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在科普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通过互动多媒体大屏了解到了各类奇石和矿晶的科普知识。通过这些高科技手段,同学们更直观、更生动地了解地质知识和矿物特性,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奥秘和趣味的科学世界。

在此次科普研学活动中,同学们不仅亲身体验了地球的壮美演变历程,更在心中播下了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种子。丰富的课程资源打开了学生的眼界,让碎片化的知识在自然科学体系的统整下,内化为求知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

参观心得

本次地质矿物博物馆之行,我欣赏到了常州艺术家优秀的国画与艺术作品甜甜圈墙与梅花图令人印象深刻。古风与现代装修结合风格也是一大亮点,我在静谧的氛围中欣赏艺术感到心旷神怡。石头博物馆看着形态各异的奇石无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次活动不仅开拓了们的视野而且还在书本之外切身的学到了地理的知识。

高一2 羊笑语

今天,我有幸参观了常州美术臻品馆和地理地质科普馆,见识到了在日常生活中难得一见的艺术作品、许多珍贵的化学晶体和地质化石样本。韩国著名艺术家的陶瓷作品奇幻瑰丽又不失大气,长毛石造型奇特、年代久远,而铋晶体凭借其科技感、绚丽多彩的外观令世人叹为观止。这些藏品都各具特色,这次艺术之行真是收获颇丰啊!  

高一(4)班 谢佳轩

今天我们先去参观美术臻品馆,了解常州名家艺术作品,一同品鉴国画书法。在参观中,我感叹先人丰富的想象力,与他们一起将思绪顺着留白的意境飘入一个个充满韵味的时代。遥想当年奇松盘曲,暖燕并飞的春意盎然,探寻青山绿水,友人相伴的乐趣。

辞去美术馆,迎来了地理地质科普馆。在馆内,一整面墙的矿石着实惊艳。从那些闪烁着华光的矿石上,我看到了世界资源的丰富多样,从地质岩石上,我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如人形,或如禽兽,或方正,或奇伟,每块岩石背后都有它独特的意味。

这次参观,由古画书法开始,以奇石结尾,将书本与实践相结合,使我拓宽眼界,丰富知识。

高一(4)班 吴依玲

今天学校组织进行了一次独特的研学活动,拓宽了我的视野。先是欣赏了多位文学艺术大家的杰作,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浓浓的个人色彩,画面上的勾勾点点都意韵非凡。书法作品的每一笔都苍劲有力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随后参观的地质矿物科普馆中有非常多的奇石。那些石头静静的摆在展示柜上,展现岁月的痕迹与年代的沧桑。在一个有交互功能的展馆内,我们见到了许多元素周期表上出现的元素矿石,这也更加激起了我对化学这门学科更多的兴趣。       

高一(6)班 叶梓皓

走进博物馆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一般,矿石,晶石纷纷展现在我面前,他们是中国漫长历史的见证者,是时间冲不走的印记。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能在屏幕上了解到更多关于矿石、晶石的知识。之后我们便见到了部分实物,在晶石闪着五彩的光芒中,我不禁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同时也意识到保护自然与文物的重要性,反思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当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做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榜样。

高一(7)班 邵一佳

进入博物馆,那浑厚的历史气息混合着岩石所独有的芬香扑面而来博物馆中玲琅满目的奇石缓缓呈现在我们眼前,闪闪发光的日光萤石、绚丽多彩的秘矿石、浑然天成的独居石,都让我们大开眼界。各种各样的雕刻作品,那惟妙惟肖的作品展现出的鬼斧神工,更是让我们叹为观止。过程中,我们也逐渐了解到常州地区的地质人文历史,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库。

这次参观地质博物馆的旅程不仅让我们见识到了种类繁多的奇观异石,更弥补了我对地质历史方面知识的空缺,让我受益良多。

                                               高一(9)班 刘炜清

走进地质矿物馆,那里藏着大自然的神奇宝藏——形态各异的灵璧石、色彩斑斓的矿物标本。尤其那面墙上,方解石、萤石、孔雀石、蓝纹石等五颜六色的矿物标本,像是大地的调色盘,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这次参观让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奥妙与魅力,也加深了我对自然的兴趣。

高一(10)班 孙翔睿

本次地质矿物博物馆的参观让我收获了许多。我们一起欣赏了绚丽的矿石,看到了各种怪石,同时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这让我体会到自然的魅力与奇妙。这些是自然的瑰宝,在这之前的艺术博物馆的参观则是人文之光。传统中国画与后现代艺术的碰撞,独特又和谐。今天的参观之旅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向我展示了世界不同领域的美。

                        高一(12)班 丁睿希



高二年级: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

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常州独特的运河工业遗存,是我国近代工业的缩影,也是常州城市发展的见证,承载了城市记忆和工业历史底蕴。馆内以常州丰富的工业遗产为核心要素,以生动的厂址、生产车间、机器、产品等影像和物件,以及催人奋进的感人事迹为展示内容,通过立体化、系统化和形象化的展览展示形式,营造了大运河工业遗产文旅沉浸式体验空间。

12位工商巨子等主题壁画、中国第一代造火车的设备、80多位常州籍全国劳模影像,以及生动鲜活的厂志、厂史、产品等影像和物件,让同学们了解了常州民族工商业的萌芽、民族工业企业发展历史、常州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和成绩、“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十四五”宏伟蓝图,深刻领略了常州悠久的工业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一个多小时的讲解,让同学们通过展览、互动更深刻地了解了大运河两岸传统工业的蜕变与华丽转身,感受了常州各个纺织企业的历史文化底蕴。

打通校内外资源的壁垒,同质相求是生化之源。我校将继续开发建设“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群,充分利用校外基地的师资,走出去深入体验,请进来知识讲解,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教育的形式,扩展社会实践教育的空间,打造学校品牌、区域特色活动,努力形成多措并举,资源整合的社会实践的新局面

参观心得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总书记的这句话深刻阐述了大运河的重要性。我从小家就住在大运河边上,见证了大运河从鲜有人问津到人来人往成为常州景点之一。它在工业上的发展更是火然泉达,从纺织业到铁路,从电气到电子计算机,大运河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传出了“中小城市学常州”的佳话。

高二(1)班 徐卫成

展览馆内陈列着众多代表工业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的展品,让我深刻体验到了科技与工业的魅力。参观完展览后,我深感震撼。我对工业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机器与厂房,而是看到了一个充满梦想与活力的领域。我希望未来能够深入这个领域,为国家的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工业、了解工业,共同为我们的工业梦想努力。

高二(2)班 王一睿

此次大运河工业遗产博物馆的之行,我受益匪浅。在听取讲解的过程中,我不禁思考起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面对这些珍贵的工业遗产,我们不仅需要传承和保护,更应该思考如何将它们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这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工业遗产的重要性。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珍惜这些遗产,传承并发扬光大其中的精神内涵。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博物馆,亲身体验这些工业遗产的魅力,共同为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二(2)班 刘以诺

水波涟涟,滋养文化。千百年来,大运河日夜不息,流淌至今,恰如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奔涌向前。今天有幸参观了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沉浸式的观影互动、场景式的历史回忆和生动式的文物再现,让我对被誉为“工业明星城市”的常州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和认知。常州因河而生,以河兴城,孕育了勇争一流的品格和求实创新的工业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将这运河文脉继承发扬,为发展国际化制造名城贡献绵薄之力!

高二(4)班 葛嘉仪

走进常州市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了解了常州的工业发展历史,感受现代文化创意的跳动脉搏。在讲解员介绍下,我们了解到了常州历史上面的一些伟大人物,就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不断推动常州的工业纺织业制造业的不断进步如。工业新区盛宣怀,纺织业先驱刘国钧,这也更激励着我们向他们学习,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工匠精神。在渊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注入自己的心血,以国家大任为己任,精益求精,这才不断促进我们的发展,这也为我们后辈提供了精神力量。

高二(5)班 吕欣悦

按照1:1比例还原的常州火车站、“复兴号”动车组模型、上世纪50年代的纺机农机……走进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一张张老照片、一台台旧机器,讲述着常州百年产业的变迁,见证着常州工业厂牌的辉煌。讲解员介绍说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即“戚电厂”)始建1921年,与党同龄,是一颗跳动在沪宁线上的“动力心脏。大运河工业展览馆在保护好运河财富的同时,也留住了运河工业遗存的记忆。

高二(6)班 张志城

漫步历史,古老的大运河蜿蜒而过,展现了轴轳千里,商贾云集的壮观景象,讲述了“南船北马”的生动往事;穿过近代,盛宣怀,刘国钧等一众民族巨子奔走呼褴,奏响了实业救国的最强音;在戚车场的轰鸣声中,炽热的蒸汽蒸腾的是戚车人那一颗颗赤子之心;回到近代,在同一方水土之上,常州儿女正奔着“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的精神,顽强拼搏,勇于开拓,为打造“新能源之都”而努力奋斗。通过今日的参观,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明白了今日的责任!                          

高二(7)班 周元凯

本次参观,我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运河沿岸的历史与文化的传承。馆内陈列丰富,从影像、物件到感人事迹,全面展示了常州工业的辉煌历程。其中那些老旧的机器,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实干精神的象征。面对困难和挑战,常州人民不畏艰难,锐意进取,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不断前进。李大钊曾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实干精神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更是我们个人成长的动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吾辈青年应积极践行实干精神,共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高二(9)班 朱嘉恬

中吴要辅,曾经依运河而稼穑江南,有“苏常熟,天下足”“衣被天下”之美誉。如今,为运河注入新的工业活力。大运河工业遗产博物馆之行,我看到了国家存亡之际,靡室靡家,但是有盛宣怀,刘国钧等人为救国前赴后继大兴实业;常柴、中车等企业的发展,折射出常州、中国的崛起之路……青年有志当拏云,学习先辈们吃苦耐劳,求实创新,勇为人先的精神,为一下个一百年而奋斗

高二(12)班 孔辰铭

致敬工业百年,仰止智造龙城。回望近代百余年来常州运河两岸工商业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常州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中始终勇立潮头,源于“当事事为第一流”的常州文脉,肇于“积极进取、创新求变、海纳百川、经世致用”的常州工业精神。大运河不仅记载着沿线城市不同时代的文化记忆,而且蕴积着新时代的发展动能,润泽着两岸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以史为鉴,豪情满怀;“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蓝图既定,未来已来,东方欲晓!常州,我们信心百倍,扬帆起航!

高二(12)班 颜琢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