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导中心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德育的魅力,增强自我修养和自我实现的能力。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全面渗透德育教育,努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生活指导中心着力于满足学生对个人生活管理的需求。其主要内容包括食育、劳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指导、校园生活体验等方面的内容。现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食”刻守护,“育”见未来(食育)
食育是助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更好更全面发展的教育。发展食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意识、观念及素养,使其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食”得安全 “育”见健康主题黑板报设计评选
开展食育主题黑板报设计评选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还能在团队合作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2.家校携手护成长 凝心聚力向未来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广大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我校组织成立了膳食委员会。膳食委员会的成立对保障学生健康、提高学生餐饮服务质量、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其存在对于维护学生权益、推动学校餐饮服务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劳动教育
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养成主动劳动、坚持劳动的良好习惯,落实“人中君子,国之栋梁”的育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农耕探趣秋意 劳动浸润身心
社会实践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环节。将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也是我校涵养奋进品格,浸润式培育“人中君子、国之栋梁”的重要内容。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太湖湾耕读基地和佳农生态园的社会实践平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劳动之美,传承劳动精神。走进田里,懂得“稻”理。二中学子在劳动者学会团队合作,在真实的生活场景里实践体验,收获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农耕劳作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品格。
2.劳以启智,动而润心
通用技术学科是新课改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赋予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课程目标。劳以启智,动而润心。以通用技术实训课程为载体,让学生懂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潜移默化地加强了学生的专注力、思考力、团结协作能力。
三、敬畏生命,向阳成长(生命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学校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健康观、安全观,养成健康文明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自觉采纳和保持健康行为,为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开展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意识,为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和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1.以家之名 共“宿”美好
召开住宿舍安全管理会议,提醒同学们要遵守校规校纪,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尊重和配合学校宿管人员和值班老师的管理,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生的宿舍管理,努力营造“安全、有序、文明、舒适”的学校住宿环境。
2.“头”等大事 幸“盔”有你
为深化青少年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提高佩戴头盔的安全意识,生活指导中心依托主题班会和学校公众号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佩戴头盔的重要性,并培养其自我保护的素养。其旨在强化青少年的思想认识,为他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3.网络安全了于心 健康成长践于行
生活指导中心以国旗下演讲为契机开展了“安全教育周”之“网络安全了于心 健康成长践于行”主题教育,从“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树立网络安全观念”“警惕电信诈骗手段,拒绝天降利益馅饼”“妥善处理个人信息,谨慎使用各类软件”三个方面,向学生和老师普及了识别和应对网络陷阱的具体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意识,切实提高反诈防诈能力,营造全民反诈的社会氛围。
4.消防演练,防患未“燃”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警钟长鸣”。为了增强全体师生安全防范意识,锻炼和提高学生在突发应急事件中的快速反应的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掌握火灾中自救自护基本常识及教师的现场应急指挥组织水平,我校积极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习。本次消防应急疏散演习的开展,使抽象的安全知识变成具体的实践演习,全校师生在演习过程中掌握了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
5.守护生命健康 安全“救”在身边
生命教育是实现“全人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我校进行品格浸润的重要环节。我校以军训为契机开展“应急救护科普培训”,旨在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常识,了解生命的价值。
6.防灾避险 乐学奋进
中华恐龙园人防灾避险体验馆作为我校学校安全教育的实训基地,在“地震灾害、气象灾害、交通安全、日常安全、消防安全、紧急救护”六大主题板块开设了12堂应急安全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在面对突发灾难(火灾、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时能够选择科学的避险方法,有效帮助他们掌握必备的防灾减灾技能,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自然灾害、安全事件对青少年造成的生命威胁和身体伤害,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校园体验,乐在其中(校园生活体验教育)
校园生活体验是校园文化“活的灵魂”,它以动态的形式深化校园文化的内涵。我校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载体,通过组织形式各样的学生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通过活动育人的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积极勇敢的意志品质。我校丰富的校园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四类:学生社团体验、学生活动体验、节日体验、民主生活体验。
1.学生社团体验
生活指导中心以社团开展为载体,在活动中贯彻德育理念。本学期,学校以学科组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兴趣,建立了十余个特色鲜明的学生社团,如荆溪文学社、瓯北史学社、模拟政协社团、模拟联合国、博曰辩论社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全方位提升学校德育水平,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家国情怀,培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体现实践创新和责任担当。我校“金声合唱团”在江苏紫金艺术节中荣获少年组金奖,实现了常州在此项目中零的突破。同时金声合唱团获评常州市中小学优秀艺术社团,纪荣平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除了金声合唱团,我校其他社团也在各级比赛中屡创佳绩。模拟政协社团斩获多项全国奖项,篮球队连续三年市阳光篮球赛第一名,今年又获得省篮球赛第8名,省篮球邀请赛第5名的好成绩,田径队也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得佳绩。玉振吟诵社获得常州市吟诵比赛一等奖等等,这些社团的出色表现,正是我校学生全面发展、才艺兼备的生动写照。
2.学生活动体验
(1)感恩教师节 画出心中的您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组织开展“教师Q版漫画”形象设计活动。同学们会把所有完成的手绘作品都在教师节当天送给他们最敬爱的老师,以表达节日的祝贺。学生用生动有趣的图画和简洁有力的文字刻画出可爱可敬的老师们,表达对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也让老师体会到教育事业带来的感动,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人民教师的责任担当。
(2)扬亚运精神 展运动雄姿
秋季运动会是精神文化的体现,展示了儒家文化中君子品格,更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温暖情感。围绕大成文化,致敬杭州亚运会的拼搏团结精神,学习“永远向前”的自信姿态,以“诚肃”校训涵育学生奋而求进,奋发进取的品质,用实际行动成就“人中君子,国之栋梁”的育学目标。二中学子秉持奥林匹克精神,向亚运健儿看齐。用心交融,互相包容,团结向上,紧密相拥,为大成文化赋青春新能量。
(3)“迎校庆 创新声”
声音能够触发感官,让我们与时间同频共振,校园的下课铃声,承载着我们年少时的青春。开展校园铃声征集活动,号召同学们纷纷参与到“身‘铃’其境”校园铃声改造的策划活动中,让学生做下课铃声的设计师,让动人的旋律弥漫在学校的每一个时空里,让校园铃声能够成为洵阳别样的视听新景观。
(4)“魔”力飞扬,“方”显本色
小小魔方,大大世界,指尖转动,思维飞扬。同学们用绚烂的手法去转动各个界面会呈现不同的画面。心向往之,行必能至。通过魔方比赛极大地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上下左右随心所欲,千变万化乐在其中,追求卓越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面对挫折和失败需要勇气和毅力,要相信只要不停旋转,终会迎来完美的六面
(5)青春心向党,讴歌新时代
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生活指导中心组织开展校园合唱比赛。同学们可以在其中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感受音乐的魅力。“傍清溪千年流淌,近圣居春风荡漾”,悠扬的校歌旋律,彰显了常州市第二中学“文化立校,人文树人”的办学理念。飞扬的歌声,吟唱难忘的岁月,凝聚心头不变的情节;熟练的旋律,演绎时代的激越,回荡情怀不改的真切。
(6)璀璨舞台 绽放异彩
校园里的每一处空间都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学生展示个性与才艺的平台。“艺路繁花”是一个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舞台,也是同学们展现自我,追求梦想的平台。同学们以最完美的状态,勇敢地站到了舞台上,精彩的节目吸引了众多老师和同学们驻足观赏。他们用灿烂的笑容与热情的欢呼声为同伴的精彩表演加油喝彩!校园小舞台,秀出大精彩。艺术是一束光,照亮成长的路程。每个人都是耀眼的存在,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就会闪闪发光
(7)诵诗词美韵 沐经典芬芳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同学们借助国学经典诵读展演这一契机,加深了对国学经典的理解,跨越时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国学经典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发展。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淬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二中全体师生将以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行进。
(8)俭以养德,常州二中在行动!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倡导低碳环保新生活,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我校全体师生积极发扬美德,共同参与“俭以养德”爱纸惜纸系列活动。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二中学子同心同向同力,用毅力养成节约习惯,用智慧减少资源浪费,用行动传播节约理念,共赴美好生态文明之旅,共建新时代美丽家园。
3.节日体验
(1)爱在敬老月 情暖老人心
为传承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推进传统美德与主题教育相融合,让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代代传承。学校通过开展“敬老月”主题活动,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引领全体学生常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助老之事,共同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
(2)逐梦迎元旦 扬帆再启程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全校各班级“庆元旦·迎新年”联欢活动。既有对2023年的总结回顾,又有对未来的期盼展望;既有形式多样的暖场游戏,又有精彩纷呈的才艺展示;既有美食分享,又有意蕴深厚的精神大餐。同学们用合唱、歌舞、器乐演奏、小品、送祝福等多种形式表达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期盼,火热的气氛驱散了冬日的严寒,欢笑声与喝彩声不绝于耳。班主任老师为同学们送上新年祝福语,为寒冬添上了浓浓的暖意。学校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同时也为迎接2024年的到来送上了一份新年贺礼。
(3)和顺致祥 二中送福
新年将启动,二中学子带着真诚的祝福,挥毫泼墨,大显身手,随着笔锋的或顿或扬,一个个或苍劲有力,或洒脱灵动的大字跃然纸上,一幅幅“福”字挂历完成。“无福不成春,有福春更浓。”笔力遒劲的“福”字既是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景,也是宏图大展的励志高歌,还是传统文化的有效积淀。
4.民主生活体验:
(1)倾听促管理 交流共完善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宿舍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的育人生活环境,倾听住校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学生在住宿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学校校召开了住校生代表座谈会。通过座谈会,提高了住宿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认识,增强了学生与学校的沟通与互信,座谈交流会的形式也为学校了解学生心声创造了很好的平台。希望同学们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住校的集体生活中,更加珍惜青春,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主能力,学会感恩。
(2)聆听心声,助力成长
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各项工作让学生满意”的工作原则,我校召开高三年级“我与校长面对面”座谈会,以倾听学生心声,为学生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彰显我校履职尽责、服务学生的管理服务本色。通过座谈会搭建学生与校长互动交流的平台,进一步畅通学生与校长之间的交流渠道,也号召同学们继续发扬主人翁精神,争做关心学校发展的“有心人”,勇于担当,积极上进,为二中的更好发展贡献出青春力量。
本学期,生活指导中心在食育、劳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以及校园文体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食育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食品知识的普及,引导他们了解食物生产过程和营养价值等方面的知识。后期会思考如何将食育课程融入德育教育,以提升学生对食物来源和营养价值的认识。在劳动教育方面,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后期可以开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劳动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社区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劳动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学校应加强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的比重。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在校园文体活动方面,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学生自主组织的文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活动组织的规范和管理,确保活动的安全和有效性。
学校生活指导中心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