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情绪,比如快乐、悲伤、厌恶、愤怒、恐惧、轻蔑、羞愧、内疚等。人与人之间,常常通过表达情绪来相互影响、相互适应,亲子关系也是如此。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甚至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千万不要教给孩子愤怒和暴躁,我们务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尊重和理解孩子,我们要理解孩子的需求和行为,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良性反应。如此,孩子才能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并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
按下暂停键,给彼此一个冷静期
当我们感觉愤怒的时候,最好告诉孩子:“我们先冷静一下再说。”按下暂停键,让大家都安静一下。暂停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所有的大人。它可以让我们冷静下来,想一想该如何应对这个棘手的场面,并站在孩子的立场,带着同情和尊重与孩子交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进行交谈,对任何人都有好处。
宽容错误,避免重复犯错
人在愤怒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无法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孩子也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假如孩子的行为不当,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立下约定,如果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就会得到怎样的处罚,以此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宽容,并反省过错,避免重复犯错。如果孩子一犯错,我们就怒火中烧,给予严厉的惩罚,不但会使孩子变得胆小怯懦,还会让孩子失去一颗宽容的心。
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了孩子之后更是雪上加霜,身心疲惫的我们难免会有很多负面情绪。面对孩子,如果父母都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就容易把这些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把孩子当出气筒。冲孩子释放自己的不满情绪,对孩子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孩子平白无故受到父母的责骂,心里的委屈可想而知,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内向,变得反叛,更有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接纳孩子的坏情绪
生活中,孩子之所以会愤怒、哭闹、扔东西,甚至攻击他人,都是因为不良情绪引起的。所以,很多父母视孩子的愤怒和不快为洪水猛兽。其实,所有人都有情绪,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有发泄自己不快和愤怒的需要。对于处理问题时经验并不丰富的孩子来说,发脾气是表达自己感受最常见的方式,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的这种感受,学会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并帮助孩子处理不良情绪。
当然,接纳孩子的坏情绪并不是纵容孩子的坏脾气,容忍他损坏东西或攻击他人。任何时候,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决不允许故意伤害他人,或故意将东西损坏,我们应该明确界定这条不可触碰的底线,当孩子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应该用合理的方式疏导孩子的情绪,正确引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发泄他的不良情绪。
亲子教育,教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自我控制,不让自己的坏情绪蔓延,接纳孩子的情绪,体察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想法,是为人父母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
来源 | 空中少年宫(ID:KZ-S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