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百年校庆>>文章内容
【教我如何不想她·我与二中的故事】一程山水 一段情缘
发布时间:2023-10-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佳怡

喻进,退休前担任常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

19837月从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生物专业毕业后分配至常州市第二中学任生物教师。2000.09-2003.08  任常州市第二中学总务处副主任。2003.08-2004.08  任常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助理。2004.08开始担任 常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直至退休。其中2006.11-2014.08  兼任学校工会主席。

1.jpg

二中求学 初识母校

1969年响应国家号召,我随父母全家下放溧阳农村,可以说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在乡村读完了小学和初中。那时的学校,办学条件极差,师资严重不足,开设学科不齐,教学用具匮乏,适龄入学率低,复式课堂教学,能学知识有限。在乡村虽然艰苦,但一点也不影响我度过了一个有趣、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感谢乡村学校的老师们,在那特殊年代,你们的付出和坚守令人敬佩,也更值得现在的年轻教师学习。76年随父母返回家乡常州,那一年正好中三毕业。

2.jpg

老常州都对二中有着良好的印象,解放前的私立常州中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经验丰富,成果丰硕,在常州近代教育史上有其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常州市第二中学,五年一贯制优异的教学质量声誉鹊起,是响当当的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一所完中。那时也没择校一说,家住临川里就近上学。二中读中四是最自然也是最好的选择,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春雨润木 自叶流根

学校76年中四有11个班,500多名学生,我被分到四班,班主任是吴雯老师,副班主任王夕祥(工宣队的)后康满生老师,语文王夕祥和汤祖芳、物理宁国和、化学钱菊英和丁俊宝、英语辛寿琪、政治袁正荣、地理徐介南、生物章全荣、体育康满生等老师。班主任是一位数学老师(后任学校教务主任、少体校书记),知识女性,言语犀利,冷峻精干,连最调皮学生都敬畏三分,标准严师一枚。我班同学看我乡下上来的人生地不熟,各种活动常被边缘化,是吴老师贵人相助,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很快和同学们融成一片。特别是学习上也赶了上来,进步不小,还做了宁国和老师的物理课代表。

3.jpg

1978年高考后大部分同学高中毕业(中五毕业),考虑到老三届遗留问题,市区应届毕业生高考录取极少,高考成绩较好的同学留下来继续学习到高三(中学五年制改为初中、高中各三年),我被分到理科尖子班四班,班主任是汪鹤鸣老师(后任二中校长、教委主任)。任课老师阵容强大,光数学老师就有好几位,轮流专题讲座。代数有汪鹤鸣、几何钱汇选、三角许元魁,数学综合李骏源和金春生。还有语文李玮、物理汤纪庆、化学王甦、政治唐益安、英语姜新中国成立等老师,这些老师当时都是常州教育界一流名师。那时没有什么复习资料,全凭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老师详细的课堂板书就是我们最好的复习资料。有缘能得到这么多好教师传教与指导真是三生有幸,前世修来的福。在母校老师辛勤耕耘下,润物无声,春华秋实,硕果累累。79年二中高考成绩斐然,那个年代能考取本科30余名实属不易,我有幸考取南师。感恩母校、感谢我亲爱的老师,让我有更好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

学贵得师 亦贵得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83年大学毕业后,政府包分配,有幸回母校任教,难道不是一种缘分吗?从此,我的一生与二中为伴,能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二中的教育事业,深感荣幸。为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国家确定1985910日为第一个教师节。为此,学校陆续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古老传统文化项目师徒结对拜师,我拜章全荣老师为师。章全荣老师身板俊朗,为人正直、随和,乐于助人,动手能力特强。为克服生物教具短缺造成对教学的影响,在章老师的带领下自制教具和生物标本,先后在市、省和全国自制教具评比中多次获奖,并在华东六省一市巡展。我和黄安老师分别去庐山和连云港采集了大量的植物和海洋生物标本,为二中生物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生物标本,二中生物博物馆也成为常州市区生物科普教育基地。

4.jpg

5.jpg

在教学上章老师总是忙前忙后悉心指导,很快接手了高三毕业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并连续十多年奋战在高三教学一线。由于生物师资不断充实和高考方案调整,1998年和2001年学校给我安排了新的工作,兼做校办公室和总务处行政管理工作。所遇二位主任工作风格截然不同,办公室于良健主任待人谦和,圆熟老道,处事不惊;总务处张伯兴主任心直口快,豪爽直率、雷历风行。我和二位主任相处融洽,亦师亦友,在工作中兼用并蓄受益匪浅,为今后的行政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一路前行,有良师益友相助,在这茫茫人生里,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此。

6.jpg

薪火赓续 奋楫笃

7.jpg

斗转星移,岁月轮回。弹指一挥四十载,几度春秋到晚年。仙去的老师你们的那一份情意还深深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永远的想念;健在的老师都已高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美意延年。学生的我如今鬓发斑斑退休三载,从教三十有余,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乏三尺讲台叙写人生的原同事、同仁,甚是欣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如今的二中,在继承中发扬,在守正中创新,在新的征程上愿百年母校越办越好,再续辉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