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百年校庆>>文章内容
【教我如何不想她·我与二中的故事】光阴荏苒,难忘二中
发布时间:2023-10-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佳怡

崔勇,作者系82届校友,中共常州市委办公室四级调研员,专职督查员(处长),中共常州市委机关刊物原《常州通讯》责任编辑、党刊《开创》杂志原执行编辑。

1.jpg

20231020日,看到常州晚报“第一升学”专版上《市二中校史馆开馆》的报道,得知2024年将迎来百年校庆。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上午电话邓勤校长,询问校史馆及校庆活动的情况,得知开辟了校友“教我如何不想她”“我与二中的故事”,立即查看了网站“百年校庆”专栏,阅读了有关文章。

1981年,从省常中高中毕业,第一次参加高考。当年在市二中复读一年,9月开学后上午报到,编在高二7班(该校当时高中2年制),50多人全是复读的,有原常州一中的、戚墅堰的,武进的,我省常中同班同学就有3位,还有同届不同班的。还有来自南京、扬州的,有准备复读1年的,也有高考了2次再复读的。大家同样的心情,吃苦一年,再考。

复读班的班主任是黄人俊,后来才知他是科普作家,出版过专著。当时曾见到他中午空余时在方格稿纸上写的稿件,勤奋创作。想不到14年后,1995年我在常州市委办公室工作时加入市作家协会,介绍人就是他!当时市作家协会投票全票通过。

虽然复读了一年,1982年高考,分数仍未达本科线,总分还低于前一年,令我有点沮丧。但复读的经历,是人生的宝贵的财富,我仍进了常工院,当时是走读,全日制大专。一直对本科高校充满向往。2007年当市二中毕业的外甥段辞尘考取上海对外贸易学院,9月我专程第一次乘子弹头动车送他去松江开学报到,在校园里感慨万千;令人欣慰、自豪的是,我的女儿2009年从省常中考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png

在二中求学时的事情历历在目。班主任是黄人俊,数学老师杨老师(19819月好像从武进前黄中学调来),英语老师方慧定,以上3位老师,在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时,都不约而同提到:要吃苦,奋斗一年,再考。语文老师唐之黔、应光猷。应光猷常将学生的作文中写的好的,作为范文表扬。夹在教室前方窗户旁的铅丝上,传阅。生物老师是位女老师(原来在市一中)。化学老师王甦,讲一口苏北话。政治老师唐益安,上海人,教务主任、后做副校长。数学老师汪鹤鸣也教过我班,上过课。

19819月起,我班在校园南边的2层教学楼上,最西边的教室(后来已经拆迁。)东隔壁是文科班,有次英语课,我班和文科班的同学,一起上英语课,教师是姜新中国成立,姜新中国成立的板书很好,讲课幽默。

第二学期,生物课换了老师,是一位男教师。上课在大成殿后面的花园东边的阶梯教师,有生物标本。

市二中1981年、1982年时,大成殿后面的花园北边的白墙上,东边走廊中有2个玻璃橱窗,布置有报纸《光明日报》《常州报》等。课间师生常在这里阅报。西边的团委办公室里有康乐棋,我们来此打过。

在校期间,每天在楼下的操场空地做广播操,学校操场有体育设施,我们打乒乓,吊单杠,撑双杠,打排球,篮球。等等。学校每年开运动会,师生参加。气氛热烈。有次看到姜新中国成立教师参加了长跑。

学校还组织义务劳动。有次师生集体搬砖头,从学校大操场的北面,搬到东边,很长的距离,一次只能搬34块。

班级团支部也组织文体活动 。春节前,在南大街大观园,组织观看电影,好像是探索片《惠安女》。

以前,在二中大成殿的2楼教师办公室,作为《常州通讯》的编辑,采访过校长居丽琴。

市二中80周年校庆前夕,我专程将中共常州市委党刊《常州通讯》(我任责任编辑)期刊、发表文章的样刊,送到学校校庆办公室,当时办公室的曹永忠等接待了我。后来,在大成殿2楼的校史馆中,看到玻璃柜中我赠送的《常州通讯》期刊,以及封面有我写作文章标题、署名的《常州通讯》,文章还用红笔划出来。

201256日,常州市第二中学82届高中同学30周年大聚会,上午校友回校,拍了全体校友集体合影。7个班的同学又在教室前花园空地上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合影。校友在阶梯教室举行活动。恽爽等主持了活动。老师代表唐之黔讲话。中午,在中油大酒店聚餐。事后,收到了校友常工院教师金沁转到我单位的聚会筹备组制作的回校活动的光盘。

2014年,市二中90周年校庆时,负责校庆校友联络的工会主席方慧定联系了我,后收到请柬,上午先参加了在小剧场举行的庆祝大会。后到各界校友安排的教室活动。下午校友继续回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