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百年校庆>>文章内容
【教我如何不想她·我与二中的故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发布时间:2023-09-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佳怡

戴慧,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育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评估组核心成员,江苏省名师工作室、江苏省乡村培育站、江苏省前瞻性项目主持人,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核心作者。多个项目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戴慧个人照.jpg

我的小学,是跟父母在乡村学校度过的。我打小就偏科,语文好数学差,后来随父母调回到常州,就近在常州二中初一(1)班就读。我的班主任,就是吴小兰老师。吴老师很严肃,不苟言笑,我有点怕她,更可况她还教我最不喜欢的数学课呢。

吴老师很快就发现我最大的问题就是上课不专注、经常开小差。她找我谈话说:只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数学就能进步。真的吗?于是数学课基本听不懂也不想听的我,努力按照吴老师说的去做。吴老师讲课特别细致,边讲课边板书,一会就写满一黑板。冬天天冷,吴老师的指尖开裂了,她用条状的胶带缠着手指。有时手太冷了,吴老师会把手放在自己的脸颊上,暖一暖冻僵的手,然后继续写一条一条的板书。我从认真笔记开始做起,边听边记,边记边想。每天午饭后,吴老师会在黑板上留一道思考题,全班PK谁能先做出来,先做出来的同学可以讲给其他同学听。偶然有一两次,我也能第一个做出来,也有同学来和我讨论试题了,我体会到了那种满足感和自豪感,美滋滋的!吴老师就是用严谨踏实的教学、水滴石穿的韧劲,一点一点地带领我们前进。一学期下来,奇迹真的发生了,我的数学跃居班级前三名。我们班的数学成绩,也在年级里名列前茅。

《常州日报》报道吴小兰老师优秀事迹.jpg

吴老师不仅关注我们的学科成绩,也关注我们各方面的成长。初一下学期组织全班包馄饨,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比一比哪组包的馄饨更美味。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这个带炉子,那个带煤球;这个买菜,那个买肉;这个焯水,那个剁馅;这个包,那个尝……我们组有个沈同学,还带来了神秘武器——一包虾粉,撒在馅里,美味度上去了一个平方。忙乎一个上午,热气腾腾的馄饨出锅了。吴老师让我们给住在单身宿舍的老师们送去尝尝。这不就是现在提倡的劳动教育和感恩教育吗?

我的学习成绩进步了,吴老师支持我竞选班长,支持我担任校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初二时,全年级的入团仪式是举办一场篝火晚会。那天晚上,操场上燃烧起两堆篝火,我们兴奋激动的脸庞被篝火映得红彤彤的。我的节目是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三分钟演讲,表达对团组织的追求。演讲前我紧张得一直想上厕所,坐立不安,这时吴老师对我微微点了点头,我那无处安放的心脏总算回到了胸腔。演讲很成功,我看到吴老师站在操场后面对我微笑,这是对我最大的表扬和肯定!如果没有吴老师的教导,数学白痴的我不可能直升高中、更不可能考上大学!

长大后,我追寻着吴老师的步伐,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听说吴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我珍藏了她常州日报上的照片。一直想对吴老师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但又有一事无成的胆怯。总以为来日方长,岂料世事无常。惊闻吴老师忽然离世,没有当面表达对吴老师的感谢成为我永远的遗憾永远的痛!就用这一首歌来祭奠亲爱的吴老师吧: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洒下的是汗水。

1988届初三(1)班毕业照.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