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的月考已经结束,考试结果也陆续揭晓。每次考试过后,结果必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可能有的同学看到成绩单会高兴万分,也有些同学拿到试卷会垂头丧气,有些同学考得不错却仍然忧心忡忡,有些同学考得不好也能积极看待。此时此刻,心理老师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考后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考试成绩”呢?
兰:哎呀,这次期末考试又考砸了!
晨:我也是啊,好几门都不如预想的成绩好……
兰:看来我完了,我爸妈又要对我进行教育了!
晨:我也免不了被教训了,没能考好我太差劲了。
这是兰兰和晨晨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的一段聊天,你知道对待成绩的三大误区是什么吗?
一、对待成绩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认为考试一定要取得好成绩否则就没有意义或是失败者。
这一种想法是对于考试的绝对化要求,认为一次考试必须获得成功,否则就难以接受。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人能够获得永远的成功,也没有人会永远的失败。可见,这种绝对化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一次考试的成功,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也许你还有许多弱点和缺点没有暴露,每份试卷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对于一次考试的失败,要知道失败只是暂时的,持续的努力和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误区二:认为考试成绩展示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多少,这次考不好,以后都会考不好。
这是一种对考试成绩过分概括化的表现,也就是以偏概全,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用一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判定了之后的考试也会很差。 每一次考试都不能完全涵盖你所学的所有知识,也不可能考查你全部的知识和能力。这一次的考试分数仅仅代表着你对这一段时间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是“过去时”,考试分数高,绝不代表各个方面都好;反过来,考试分数不高,也绝不代表各个方面都不好,更不代表未来都会不好。
误区三:认为这次考试成绩不好,同学们都会认为我是一个很差劲的人,以后都完了。
这是一种对于考试糟糕至极的想法,认为如果这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别人对我的评价和自己本身将是非常不好和糟糕的。
考试的真正意义在于检验一段时间以来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并不是鉴定学生好坏的标尺。成绩就像大夫给每个人开出的病历和药方,提示你以后该如何学习,问题出自哪里。你能接受这些提示,你就会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进步。可以说,考试本身就是学习的一部分,它本是一剂良药,就看你如何对待和处理。
二、如何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1. 积极看待,正确归因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原因的知觉和判断,通俗地说,就是寻找行为结果的原因。
“我太笨了!我根本不是学习的料!”。当把失败归之于自己脑子笨、能力差等稳定因素,会使自己丧失信心,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这次考不好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当把失败归之于自己不努力等不稳定因素时会使自己重燃希望,变得努力。
“这次运气太差了,出到的都是我不会的题”。当把失败归之于学习难度大、运气不好等不稳定因素时会使自己学习积极性受影响,但也有可能不失信心。 “这次考得好都是因为我运气好!”。当把成功归之于运气好等外在因素时会使自己产生侥幸心理,下次不一定会努力。
“这次考试考得不错,说明我的努力有成效了”。当把成功归之于自己能力强、努力程度高等内在因素时既可能使自己满意、自豪,继续保持干劲,但也要避免自己产生骄傲、自负等情绪。
积极的归因方式会让我们在之后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因此,为了激发后续学习的动力,要先从自己内部寻找原因,激发自我责任感,寻找自己可以改变的因素。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个性特征进行归因,比如:努力了但依然没能取得成功,可以从学习方法、复习策略等方面进行归因。
客观的归因才是正确的归因。找到行为结果产生的真正原因,才是正确的归因。不能说为了让自己开心,让自己体验到自尊、自信,就随意将成功归结为能力强,而将失败归结为运气不佳、任务太难,等等。我们只有找到行为结果产生的真正的原因,才能正确认识自我,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长。任何一次考试都不是人生最后一次考试,螺旋式上升是人生的主要轨迹。正视自我,不畏惧,不逃避,这才是赢得转机的关键。
2. 直面成绩,心态平和
考试成绩出来后,同学们难免受他人看法、社会评价的影响,觉得考试成绩决定了未来的人生。这种想法在心理学上即是典型的一种“不合理认知”。我希望同学们首先能够识别自己这样的不合理认知,然后进行自我调整。避免因为不合理认知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
考试只是近期学习的一次检验,或许它他可以很大程度的决定你接下来要去的方向。但是,对于整个人生来说,每一步的成绩或者结果,我们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赢”。考试结束后,未来的人生还如此漫长,我们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再次去探索自己的优势、能力等,然后再次为未来想做的事情重新出发,去努力学习、掌握本领,然后尽可能地去实现更远大的目标。
考场如战场,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考场上的得意失意也是一件平常事,对待常事就得坚守一颗平常心。每一次经历,无论输赢和成败,都是在强健我们的意志和本领,所以都是一次“赢”。考试决定不了你的人生,只有自己的努力可以。
3. 寻求帮助,人际温暖
对于考试失利的同学来说,既成事实,无论你再伤心,再痛苦,再后悔,也无济于事,它都已经成为现实,而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下一轮学习,也许经过努力短期内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你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面对考试结果,与其陷入一个人的迷惘,不如拓宽心界,接纳不同的声音。可以听取父母、老师、朋友对考试结果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学业规划的建议,也可以向他们倾诉你的想法,宣泄情绪。当面对更专业的问题,如职业发展和心理调试时,可以寻求更专业的帮助,如班主任和心理老师或其他专业机构。有时候,人际的互动会带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要知道,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考前不是,现在也不是。
合理看待考试结果,
从容面对未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