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生活指导中心着力于满足学生对个人生活管理的需求。其主要内容包括食育、劳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指导、校园生活体验等。
1.“食”刻守护,“育”见未来(食育)
食育是助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更好更全面发展的教育。发展食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意识、观念及素养,使其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视线所及,食育所至”,通过“我与国旗的约定”表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共同推动“光盘行动”。通过餐厅里面的文明标语开展浸润式的食育课堂,通过“食育海报设计活动”让学生成为爱惜粮食文明用餐的号召者。融”字从“鬲”,“融”形始于容器,蕴含容纳、包容之意。融,是一种不凡的气度,“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这是自然的豁达与包容。通过“一道美食的旅程”学生通过制菜试菜,充分感受到“食之融”。从学生的认知视角出发,通过校园公众号上的《古今食事》系列推送,积极开展食育网络宣传,改善学生饮食习惯,培养学生的文明用餐礼仪。
邹勇老师指导学生获得“粮安杯”食育征文一、二等奖,邹勇老师也被评为“粮安杯”优秀指导教师。
2.劳动践于行 美德润于心(劳动教育)
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养成主动劳动、坚持劳动的良好习惯,落实“人中君子,国之栋梁”的育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积极开展“劳动砺心智 实践助成长”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农业劳动”“乡村体验”为课程载体,引导学生感受农村变化和现代化农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培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创新实干、敬业奉献的劳动精神。除此之外,积极开展以“弘扬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养成”“参与劳动实践”为主题的班会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通用技术实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劳动成为自觉意识与行动指南,积极弘扬勤劳、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2022年我校劳动类校本课程——《提升劳动素养,涵育奋进青年》荣获常州市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多名学子荣获“2022年常州市劳动实践优秀学生”称号。
3.敬畏生命,向阳成长(生命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学校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健康观、安全观,养成健康文明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自觉采纳和保持健康行为,为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开展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意识,为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和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1)体质健康教育
生命不止,运动不息!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的力量和活力才能更好的激发出来;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的青春和光彩才能更好的焕发出来;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的长度和韧性才能更好的巩固起来;运动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成长。“幸福春天里,运动正当时”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类竞赛,如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培养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打好基础。通过各类体育类社团(篮球社、羽毛球社、定向越野社、飞盘社等),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自身体质,增进身体健康。
(2)安全教育
我校积极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如安全避险:“强化防灾仪式 筑牢安全防线”学生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消防演练;“消防演练进校园 共筑安全防火墙”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等校内避险演练等。中华恐龙园人防灾避险体验馆作为我校学校安全教育的实训基地,在“地震灾害、气象灾害、交通安全、日常安全、消防安全、紧急救护”六大主题板块开设了12堂应急安全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在面对突发灾难(火灾、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时能够选择科学的避险方法,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
以心育人,向阳而行。学校积极开展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工作,努力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道光,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健康观,提高青少年的生命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我校积极推进开展六个“一”系列活动:一场传授挫折教育的知识主题讲座、一次普及积极心理知识的宣传活动、一堂提升抗挫素养的班会课、一期聚焦抗挫教育的家长沙龙、一次教师挫折教育的校本培训、一场关注生命健康安全的情景剧展演比赛,以实际行动提高学生、家长、教师对于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4.校园体验,乐在其中(校园生活体验教育)
校园生活体验是校园文化“活的灵魂”,它以动态的形式深化校园文化的内涵。我校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载体,通过组织形式各样的学生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通过活动育人的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积极勇敢的意志品质。我校丰富的校园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四类:学生社团体验、学生活动体验、节日体验、民主生活体验。
(1)学生社团体验:目前,我校注册的社团有理论学习类、学术科技类、文化艺术类、社会实践类、志愿服务类和体育俱乐部等6大类共计90余个,其中学生自主社团74个,由学校老师组织的社团16个。如“荆溪茶修社”“瓯北史学社”“博曰辩论社”“吟诵社”“阳光摄影社”“青果书画社”等。“博曰辩论社”以“为一个清晰的世界而努力”作为社训,成员针对不同的社会现状和道德价值问题做出探讨。辩论不仅是思想的交锋、语言的攻伐,更是价值的引领。2022年,在第二届“思辨杯”比赛,博曰辩论社的队员们凭借缜密的逻辑和犀利的辩风获得各校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吟诵社”立足于展示常州方言的魅力和朗诵语言的优美,穿过历史的濛濛香尘,将文化的魅力汇成一道彩虹。“荆溪茶修社”引导学生品茗、学习茶文化。“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二中学子以茶会友,不仅修身养性,更是肩负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
(2)学生活动体验:“国学经典诵读”品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让心灵因诵读的浸润而更加澄澈,让生命因诵读的滋养而更加丰盈。“爱心义卖”一个青春和爱心播撒的平台,二中人用自己的方式,以义卖义演为载体,传递着爱心与温暖。“教师节Q版漫画形象设计展”学生用生动有趣的图画和简洁有力的文字刻画出可爱可敬的老师们,表达对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一封家书”唤起青年学子对亲情的深切体会,引导他们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用血为生命加油,用爱为青春喝彩”高三毕业生无偿献血活动。二中学子选择伸出臂膀献上青春热血,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以此纪念高中时段这段难忘的青葱岁月。“艺路繁花 梦启韶华”二中学子在艺术浸润中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全面提升人文与艺术素养,充分彰显新时代新青年的文化自信之美。大合唱比赛、“心愿树”、辩论赛、装置艺术展等一些列活动也受到到广大同学们的青睐。
(3)节日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节日活动,不断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浸润同学们的精神世界。重视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的校园环境布置。结合节日主题,积极开展各类庆祝活动,如元旦节线上元旦晚会、春节送福、元宵节猜灯谜等为这座千年府学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4)民主生活体验:为进一步搭建学校与学生沟通的平台,提高学生民主参与的意识,帮助大家解决在校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校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我与校长面对面等形式的学生民主活动。通过交流和沟通,广泛听取同学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和解决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和校园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从而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进一步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了解青年需求、倾听青年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