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深切悼念我校杰出校友、当代著名作家袁鹰先生
发布时间:2023-09-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佳怡

我校杰出校友、著名作家、散文家、报人,中国作家协会原书记处书记,《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袁鹰先生于202391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袁老为常州市第二中学1940届校友。他1924年生于江苏淮安,1938年全家迁往上海,就读于私常中沪校(常州市第二中学前身),1943年考入三江大学。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党的文学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人民文学》和《儿童文学》编委。1979年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还曾荣获人民日报社颁发的纪念章。

他的多篇作品曾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如《青山翠竹》(选入课本时改为《井冈翠竹》)《小站》《渡口》《白杨》《汉字的魅力》《筏子》(选入课本时改为《黄河的主人》)等,影响了一代代莘莘学子。

几十年来,袁老已出版文学创作、评论随笔的集子四十多种,散文集、儿童文学作品多次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诗集《江湖集》、儿童文学作品《丁丁游历北京城》、诗集《篝火燃烧的时候》、散文集《胡伯伯向你们问好》等。

袁老曾写过多篇回忆常州二中的文章,在《“孤岛”当年毕业歌》里他写到:

上海沦陷后,租界成为“孤岛”。同学们最多的文娱活动就是在课余时间唱歌。《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在太行山上》这类歌是不准唱的,我们最常唱的是《松花江上》、《毕业歌》和《满江红》,最爱唱的就是《毕业歌》,只要级长汪承祖起个头:“同学们,大家起来”,全班立即响应:“担负起天下的兴亡……”顿时形成大合唱,个个涨红了脸,热血沸腾:“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那激昂慷慨的劲头,似乎马上就要走出校门,奔赴战场,也不管窗子外边就是马路,说不定还有租界巡捕房的暗探在巡逻。

在《两位常州老师》里他深情回忆了陈枚丞、朱兆新两位恩师。

常州沦陷后,陈枚丞来到上海,任教于私立常州中学沪校,教授国文。陈老师精心选教文章,诸如史可法《复多尔滚书》与全祖望的《梅花岭记》等,借以歌颂精忠报国、挽救国家危亡的民族英雄,斥责变节投降的无耻败类。“枚丞先生以常州口音吟诵,教室内肃静无声。我们发现他眼镜边闪出泪光,声音颤抖。”沪校教学虽然条件艰苦,却造就了许多“有志气有作为之青年”。 

一直以来,袁老关心母校的成长,在母校建校九十周年之际,他特地撰文祝贺母校生日。作为常州二中卓越校友,学校校史馆翔实记录了袁老在二中的求学经历,并塑有相关浮雕,袁老对常州二中的爱将永载学校史册。

4.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