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
怀着新的憧憬和期待,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给大家拜个晚年,祝新年快乐、牛年大吉!
今年春节,本应回家过年的外地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成为了2021年春节的新时尚。就在小年夜上午,一群年轻教师回到二中校园,大伙儿一起挂灯笼、贴福字,集体吃了顿热乎乎的团圆饭。他们中间有一位胡双梅老师来自武汉,去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她和父母三人居家生活了整整三个多月,今年寒假,她又没能回家和父母团圆,而是留在常州和同伴们度过了难忘的春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所说:“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当遭遇一场全球性危机时,中国政府却能依靠强大的组织能力、完善的社区防范、广大民众的积极配合,成功地将危机转变成中国优势。
正如以色列历史学家、《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所总结的那样:“每一次危机也是一次机遇”。当一些产业因为疫情遭遇重创时,新的商机和新的行业也在不断涌现。据说在2017年,直播电商全国交易额是300多亿,去年一下子突破1万亿,预测2021年将突破2万亿,成为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这次疫情使数字化至少加速了6年时间,手机上的APP成倍增加。是啊,在巨石崩裂之时,有人看见了恐惧,而有人却看见了光。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创造是一种遭遇的结果,文明总是在异常困难、而非异常优越的环境中降生。挑战越大,刺激越大。”就拿我们所熟悉的苏宁企业来说,从“苏宁电器”到“苏宁易购”,最新更名叫做“苏宁云商”,借助直播将所有零售空间都变成一个可直播的场景化空间,通过云平台搭建了一个巨大的销售网络。苏宁的几次改名实其实是一个企业不断进行自我革新的过程,也是自我赋能、升级换代的过程。
在危机中敏锐地抓住机遇,就能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至高点,国家如此,企业如此,个人也是如此。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方案正式实施,每一个教育者和学习者都面临挑战。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以致用”已经远远不够了,“学以致学”才能应对快速的知识更新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应对挑战的最好方式,就是自我赋能,提升学习的品质与能力。寒假开始,高三2班的吴慧娟同学就绘制了个性化的作息时间表,将整个假期安排得合理充实,她说“一个人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做好当下,无悔青春。” 12班张之栩同学每天用几个闹钟轮番喊早,坚持7点前打卡开始学习。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我们坚信“功不唐捐!”也就说,没有谁的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和想不到的时候,勤奋努力的人所种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必将开花结果!
面对困难和危机,我们更要珍惜所拥有的力量与资源。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因为你们身边有关心你们的父母,和可敬可爱的教师们。整个寒假,刘爱华老师既是高三任课教师又是高三家长,督促自己孩子学习的同时,更是全心全意通过网络辅导学生,梅润青老师坚持每天批改和二次批改学生的作业,班主任赵黎丽老师坚持每晚10点钟统计学生的错误并督促改正。感谢所有为学生成长付出辛苦努力的老师们,你们的工作热情让这个寒冷的冬天充满了温暖与感动。
新的一年,充满着无数未知,也拥有着无数人内心的期待,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更是我们继续勇往直前的人生动力。让我们在所有的不确定中,去发现和发展确定性,用努力与坚持,去应对未来一切的变化与挑战,在危机中看到希望,赋能自我,创造崭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