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热烈祝贺邓勤校长荣获全市中小学校长“办人民满意的好学校”专题征文一等奖!
润物细无声,让文化浸润校园生活
邓勤,现任常州市第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常州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历任常州市花园中学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校长,常州市第三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先后荣获“全国科教先进校长”“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常州市特级校长”“常州市龙城十佳校长”“常州市十大杰出女性”“常州市教育领军人才”“常州市教育管理拔尖人才”“常州市立功者”等称号。
梅贻琦曾说:“一地之有大学,犹一校之有教师也,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学府为表率,……(师生)所自然流露之一种风度,则始为学校环境以内少数人之所独有者,终将以一地方所共有,而成为一种风气;教化云者,教在学校环境以内,而化则达于学校环境以外。”一个学校的办学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办学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养分。因此,学校要不断优化文化环境,以优秀文化陶冶和发展学生,以优秀的学生影响社会,落实学校的社会责任。
大成文化与时代精神
时隔16年再回二中,大成门依旧伫立在原地,显得更加沧桑威仪。二中原址是常州府学所在地,1924年一批有志之士在这里创建常州第一所官学——私立常州中学,1953年更名为常州市第二中学,自此,二中便以其独特的办学历史在常州教育中独树一帜,成为一道典雅美丽的风景。
一所学校的未来,隐藏在历史的文化密码中。仍记得1990年大学毕业后到二中报到就在大成门,那时的一楼是初中办公室,二楼是行政办公室。2003年校舍改造,大成门重新修缮成为校史馆。近二十年的岁月侵蚀,如今的大成门墙漆褪色、木梁破损,屋顶瓦片脱落、翼角残损,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任由时间流淌、万物变迁,仍然岿然不动满目慈祥看着一届届的毕业生走出棂星门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而随风飘扬的树籽落在大成门的屋顶,想尽办法在风雨阳光中汲取营养,一年年的生长发芽,一株株树苗迎风飘扬,绽放成为楼顶上的一道风景线,生机盎然,似千年的大成基业,代代相传。
一所学校的未来,总是在现在,即在现实建构中。如今,大成门两侧、原二中校长郭镇洲所撰的楹联“汲取儒学精华弘扬传统美德,融汇人类文明造就时代英才”正是二中“文化立校、人文育人”办学特色的最好注解。二中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中君子、国之栋梁”的培养目标的紧密结合,积极申报府学文化课程基地,校园里棂星古韵、大成基业、瓯北风骚、魁星折桂……十八景的优雅文脉兴味悠长,绽放出崭新的文化魅力。大成门内,“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端坐于大厅,大成门外,身着民国风学生装校服的高一新生正举行进学仪式,优雅自信的君子气质每每让行人驻足观礼,文化因教育的力量而传承发扬。
一所学校的未来,更在对未来深情而深切地瞭望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大成门留给二中的不仅仅是古老的的建筑,更是文化的力量和教育的责任使命。孟子称“孔子之谓集大成”,经过百年二中的教育耕耘,“大成”逐渐发展为“大德”和“有成”,从成人和成事两个维度提出师生的发展目标,在新时代精神的引领下,《“大成”文化涵育奋进品格的实践工程》和“大成·精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分别立项为省级品格提升工程和市级教师队伍的建设项目。这,既是对优秀府学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国家层面教育理念的回应和践行。远古先贤道德人格的自我完成与以天下为己任使命相结合的超迈境界,昭示博大文化力量、深刻道德力量和巨大感召力量,在百年二中的校园里发挥着教育的强大作用。
“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接续、突破和发展。未来学校建设正是这样,从历史深处走来,沉淀文化记忆和文化思考,延续传统的文化血脉。(美国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穿过花园中学的明媚阳光,走过新三中的绿色校园,行走在千年府学的人文二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人的使命担当。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站在百年发展的历史节点,我们将循着二中的文化脉络,丰富现代二中的文化营养,迎接百年二中大成文化新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