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莘莘学子>>品格提升>>心理指导中心>>文章内容
【百年风华 大成奋进】直面“放开”,呵护心理
发布时间:2022-12-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郭昭君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师生们的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我们因变化而感到焦虑、不安或担忧是人之常情。我们不仅在物理上保护自己,也需要在心理上为自己预留一段心理适应期,慢慢适应新情况,同时我们也可以主动掌握心理自助技巧,增强自我关怀能力。常州市第二中学心理工作室始终与广大师生并肩同行,科学防疫,共同守护心理健康!

一、适度的焦虑,是在保护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焦虑源于“现实与可能、当下与未来”之间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会带来不安全感。因此面对可能感染新冠的未知风险,我们产生的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不要害怕,不要自责。只要这些情绪未严重影响你的饮食、睡眠、思维、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就不用太在意。

适度的焦虑,其实是来保护我们的。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内心的安宁。如果你在这段时间感到恐惧、焦虑、压力,其实是你的身体在建立防御机制,来为接下来的生存和安全感做准备。比如激发你的主观能动性,适度准备药物和防疫用品,主动调节心态等,更好地适应防控放开的环境。

二、如何打破新冠焦虑?

1、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放开不是躺平,而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放开后,我们每个选择都由自己决策。因此我们要主动为自己负责,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当有了这个意识,我们便会更加谨慎地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平静地接受现实,然后想想自己能做什么找回掌控感。这种主动的“接受式应对”,也会让我们在逆境中更积极地成长。当有一天,我们习惯了,适应了,自然就不那么恐惧了。

1.png

 2、刷新新冠新知识,不信谣不传谣

· 打破先前对于新冠病毒的旧认知,重新建立新形势下对新冠病毒的新的科学认知。当你看到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看到新冠患者分享痊愈过程的真实经历,那些因为未知产生的恐惧感也会慢慢消除。

· 减少不必要的信息输入。比如少看各种微信群、朋友圈、社交媒体等流通的,未经证实的谣言和负面新闻,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徒增焦虑。

2.png

3、稳住节奏,互相支持

· 保持生活状态的稳定,是身心状态稳定的重要基础。目前我校采用高一线上学习、高二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高三线下学习的模式,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同学们都需要按照学校的安排和自己的节奏,有序地开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本身就是在为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另外大家也可以采用一些小方法,如为自己制定个性化学习或生活计划,也可以和同学约定时间共同学习打卡,互相督促,一起进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