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二中学生涯指导中心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通过提供信息与建议等方式,引导和协助学生了解自己,明确生涯发展规划。
生涯指导中心本着这样的培养目标,在育人过程中,注重引导,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结合社会的需要,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让每一位学生有目标、有担当、有追求、有行动,早日实现自己的规划。
二、目标理念
面向高中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拓宽学生的知识和社会视野,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旨在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有更清晰和高远的目标,并能从当下开始,以强大的发展动力来推动自己的具体行动,并由此提升能力,获得成长和潜能的开发,养成良好的品格素养。
三、工作内容
生涯规划指导着力于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倾向等)、大学与专业认知(选科、高考志愿填报、留学专业等)、社会职业认知与体验,指导学生着眼于职业生涯发展,进行“志道生涯”规划。“志道生涯指导”按年级共分三个阶段:
“明志”,即高一年级开设生涯通识教育,侧重自我发现、唤醒潜能;
“明道”,即高二年级开设生涯体验教育,侧重切身体验,科学规划;
“志道”,即高三年级开设生涯选择教育,侧重实战演练,衔接大学。
整个三年都高度重视在目标引领下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与自主提升,引导学生学习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悦纳社会,帮助学生构建健康、阳光、积极的心理世界,通过阶梯式的课程更好地完成高中阶段的蜕变,为成人成才的生涯之旅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明志”生涯通识教育:
学校适应:引导中学生了解高中生活特点,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概念,正确认识社会环境,明确社会责任。
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性格、兴趣和爱好是制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只有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对自己的生涯规划目标做出最符合实际的选择,进而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发展路线。一是依托生涯规划系列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兴趣、特长、能力、气质和性格、价值观,充分认识自我,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评价,为制定生涯规划做准备。我校“生涯规划”系列课程分为《做自己生涯的设计师——自我篇》和《做自己生涯的设计师——外部篇》两大部分,包括《探索个性密码》、《职业兴趣俱乐部》、《我的多元智能雷达》、《价值拍卖会》、《专业、大学面面观》、《做好生涯选择》等课程。二是通过组织专家、学者系列讲座,以专业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自身的兴趣点。
(二)“明道”生涯体验教育:
生涯规划:设计一份生涯规划思维导图,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专属生涯导航手册,按照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思路,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进行全方位梳理,初步定下未来专业、职业的方向,并为此做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等,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明确方向和目标,并激发起努力的动力。访谈生涯人物,了解各行各业的真实职业咨询,促进职业信息交流,拓展职业视野。开展职业梦想设计大赛、“畅想未来20年”演讲赛、“天生我材必有用”征文赛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点燃梦想,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职业魅力,形成自己对职业的认知和认同,并朝着职业梦想迈进。
职业体验:围绕生涯规划,组织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生涯实践基地,实地了解各种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用人要求与专业方向,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探寻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中领悟职业价值、职业素养对从事职业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尊重每一份职业,建立职业自信心。组织学生体验结束后完成职业体验报告,开展职业体验分享会、家长职业分享课堂、府学真人图书馆、职业超市、社团进社区、模拟招聘等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探索自我、探索外界的途径,引导学生深化自我认知并了解社会期望,激发学生自我规划的内动力,学习协调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三)“志道”生涯选择教育:
走进大学:以师生座谈和私下谈心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自身和专业发展的正确认识,为形成专业发展目标做准备。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高校巡礼”、“专业宣讲”等活动,通过参观校园、与学长交流、聆听专家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大学专业设置、选拔要求、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为生涯探索累积丰富的信息,为科学规划学业、专业、职业、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深入体会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担负的社会责任。
四、实施路径
(一)生涯规划类课程
根据高中生的成长特点和生涯规划的内容开设一系列生涯教育课程,形成符合学校、学生特点的生涯规划课程群。生涯规划课程是帮助学生探索自我、树立生涯规划理念、了解生涯规划方法并付诸实践的课程。生涯规划系列课程面向高一至高三学生,采用分阶段、递进式讲授不同内容的方式,对学生逐步普及生涯规划理念,进而进行生涯认知、生涯体验和生涯决策。课程教学主要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课、校本课为平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做主体,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助,让学生在体验式研究中做到自我剖析、自我决策、自我计划和自我实施。
(二)辅导讲座
1.生涯计划讲座系列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生涯计划系列讲座。高一的生涯计划结合新生入学适应训练,侧重生涯理念普及、认识自我、新高考方案的解读和选科指导;高二的生涯计划结合分科后的适应与调整、目标制定等,侧重职业探索、职业体验和生涯计划实施问题;高三的生涯规划结合高考备考,侧重高考指导和志愿选择问题。
2.家长生涯指导课堂
来自各行各业的学生家长精心准备课堂,总结自身职业经历,梳理职业所需的专业学习要求和职业特点,帮助学生规划生涯、认识职业,鼓励学生结合个性、兴趣和家庭等实际,合理确定目标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加强家校合作,为学生提供探索自我、探索外界的途径,激发学生自我规划的内动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3.校友大讲堂
定期开展“校友大讲堂”活动,邀请杰出校友向同学们介绍他们的职业、工作性质及职场经验,讲述他们的奋斗过程,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要尽早确立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规划。
4.高校宣讲团
邀请在高效就读的我校毕业生来学校向学弟学妹们介绍大学的校史校情、学科、专业特色、校园文化和招生政策,同时也介绍给大家一些好的研究方法和建议。
(三)主题班会
在年级组以及班主任的构建筹谋下,各班以不同的切入点,开展包括《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芳华我做主》、《家长职业分享》等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通过此类主题班会,学生在良好班级氛围的熏染下,认识到拥有梦想的重要性,对自己的未来有初步的展望,开始思考当下的情况,思考如何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合理计划,如何脚踏实地地追求梦想。
(四)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鼓励且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去各行各业参观考察,了解各个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各种职业所需的资格和能力;了解各种职业的工作环境;了解各种工作者的工作状态;了解各种职业的社会意义。通过参观考察活动,深化学生的职业体验,提高对职业世界的认知,增强就业、创业意识。
(五)学生社团
组织生涯规划学生社团,让社团成为学生交流社会实践感受的场所,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素质。
(六)专题资讯
主要包括针对高一学生的选科咨询和针对高二、高三学生的选择高校与专业的咨询,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有关大学和专业情况,指导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