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莘莘学子>>品格提升>>心理指导中心>>文章内容
【百年风华 大成奋进】“智慧家长”:孩子学习疲劳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3-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郭昭君

学习疲劳是目前中小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有些孩子,尤其是高中生长期在疲劳状态下学习,从而导致心态不好,效果不佳,严重的会出现放弃学习、甚至不想去学校的行为。

当然,这里提醒一点,所有家长朋友们在分析自己孩子的行为时也要明确一点,孩子产生的任何行为大多不是单一原因造成。例如有家长问,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上学,可能是因为家长或孩子自身设定的目标超过了他的实际能力水平造成的,也可能是学习很疲劳却无法看到学习效果带来的挫折感造成的,也可能是在学校中与同学相处让他非常苦恼等等,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等多种表现,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今天先对学习疲劳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学习疲劳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指学生在连续学习之后出现的一种生理或心理上的异常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外部表现来判断,生理上的表现主要包括:头痛、头晕或感觉麻木,乏力、动作失调、感觉失调,经常打磕睡或失眠(神经衰弱)等。心理上的表现主要包括:大脑反应明显迟钝,思维滞缓,学习或阅读时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衰退、情绪沮丧或烦躁、易怒、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当然学习效率下降是最突出的表现。

学习疲劳一般有二种,暂时性学习疲劳慢性学习疲劳两种。暂时性学习疲劳一旦意识到,通过休息、睡眠可以消除,慢性学习疲劳是指长期疲劳,或者是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孩子无力自拔,它的消除则需要花费较大力气、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缓解,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发展下去对孩子身心健康都十分不利。

造成学习疲劳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负担过重。这里存在一个学业总量统筹是否科学的问题,有些家长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在学校课业的基础上给孩子吃加餐,有些家长给孩子安排了很多额外辅导,有些家长是在学校作业的基础上给孩子增加练习量,各种加码的方式层出不穷,家长学习这样做的心态就是:孩子只要坐在那里学习,家长的焦虑感就会下降,就会有莫名的心安,因此额外的加码是否提高了孩子的成绩无法判定,但是一定让家长无处安放的心暂时得到了安慰。试问,如果我们的胃吃完一顿饭之后持续再加二餐,甚至有时间就往嘴里塞东西,胃能承受得了吗?孩子学习亦同理。

第二,学习方法不得当,或者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学习只知道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学习没有目标,没有规划,没有自我检测,学习就是对付。有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无法进行自控,学习过程中禁不住手机、美食等诱惑,书桌上的任何东西都可能将他的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无法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因此也会导致学习时间过长,或者经常开夜车突击写作业,造成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这样的孩子需要借助家长或老师的力量制定计划、有协商机制、监督机制和奖励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才能有实质性的进步。

第三,缺乏学习兴趣,将学习当成是负担。就是通常所说的厌学,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只要提学习就头疼,比较严重的孩子,每到上学前,就喊“肚子疼”、“头痛”等;在学校中,不想听课,不想写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学习也走神,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根本“看不进去”。但是,作为一名学生又必须完成作业,于是硬着头皮去做,拖延时间去做,因此他们既有心理疲劳,也有生理疲劳,还有强烈的挫折感,并不像家长表面上看到的那么轻松。

第四,学习中用脑不科学造成的。有些孩子并不是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也可以,学习也不是死记硬背,但就是效果不好。这些同学大多是因为学习违背了科学规律而不自知,例如,学习时间的安排违背生物钟的规律,科目的安排违背大脑兴奋抑制交互作用的规律,睡觉太晚,造成睡眠质量不高;在学习效果不好的时间段做难度值比较高的学习任务,或者长时间学习固执地进行同一学科任务造成大脑的局部区域疲劳等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大脑罢工,短时间内大脑一片空白,无法提取已有的信息和知识。

当然学习疲劳是多个因素综合而形成的一种现象,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学习疲劳一定认真分析原因,不能过分责备,更不能让孩子盲目坚持,结果一定是适得其反。

 

来源 | 驭心工作坊(IDgh_808b12d1698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