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教师而言,“源头活水”除了读书以外,一次有价值的学习同样是为教学工作注入动力的汩汩清流。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却抵不过我们学习交流的热情。为汲取兄弟学校在高考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升我校高三年级复习备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2023年3月2日至3日,常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在邓勤校长、赵锋副校长的带领下,一行12人前往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和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参观学习。
交流期间,老师们听取了学校发展情况介绍,感受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观摩了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了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分学科围绕高考备考和命题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交流学习,发现两所学校具有一些共性,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一是“学生主体意识”。每节课都有导学案,附有活动清单,备课组统一使用。每节课学生都有机会小组合作探究,气氛热烈,积极投入,课堂参与度极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探究意识,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养。
二是“教师大局意识”。兄弟学校的老师们不计个人得失,以实现个人价值作为衡量成功唯一标准。他们会实干也会巧干,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力量,核心备课组和集体备课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颇有成效。
三是“学生的目标意识”。每位孩子桌角显眼的大学目标,教室后面张贴的个人学科曲线图,教室前面醒目的“要5分”口号,还有上课前自发的背诵,时间意识、目标意识已经深深地刻在这些孩子们的骨子里,激发着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他们永远保持激昂向上的斗志。
为期一天半的行程转瞬即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临渊羡鱼,更重在“归来结网”。此次交流学习活动,密切了校际联系,共享了教育资源,大家均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学习,在不断交流中谋发展、促进步、共提升。
文:赵黎丽
审核: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