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开拓学科视野 增强科学素养 ——记南京大学惠鹤九教授为我校进行科普讲座
发布时间:2023-01-13   点击:   来源:秦鹤   录入者:莫太平

  2023年1月11日,南京大学惠鹤九教授为常州市第二中学全体学生带来一份别样的新年礼物,通过线上视频的形式给二中学子进行一场关于月球起源的科普讲座。惠教授本次讲座的主题是“月球的撞击史与月球起源”。

  “我们是如何知道月球的起源?”以这个问题为始,惠教授一步步引导同学们认识了撞击坑、天体撞击学说和模型,撞击坑定年等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大量的观测事实、数据、图片等资料,生动形象地为同学们展示了“月球的撞击史”,用科学的方法、严谨的研究思路,向我们论证了月球形成理论之一——撞击成因说。惠教授的讲座引导同学们对关于月球的科学假设进行辩证思考,学会像一名科学家那样去研究和论证。

  本次科普讲座为二中学子带来了学科的前沿知识,开拓了大家的科学视野,培养了学生勤学好问、大胆创新、不怕艰难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创造潜能、敢于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希望二中学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日后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生感悟

  魏远扬:学习了《月球的起源》科普讲座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无论是分裂说、同源说,还是捕获说和撞击说,都体现了人类不断探求宇宙真相的科学求真精神。这堂讲座在我们的心里播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探求宇宙的种子已经播撒,探求宇宙的激情正在升腾,探求宇宙的中国风华正茂。相信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必然群英荟萃,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必然群星闪耀。

  盛成:“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诗宋词,咏月之篇数不胜数,而对事物的了解,还需溯回本源。今天,南京大学教授为我们科普月球的起源,主要分三种学说: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但仍未定论,虽然有足够样品,但想真正了解这个神秘的行星,我们需要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广纳贤才。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养成,要有推陈出新、和而不同的智慧与才能,和敢于创新、善于成事、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的进取精神与探索精神。科学奥秘无穷,深入探索,其乐亦无穷。

  刘蔺湘:1月11日,我有幸聆听了教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开头播放的南大纪录短片,让我领略了金陵古校人文底蕴与科研实力,接下来教授关于月球起源的讲授更将我的思绪拉到历史上科学家的探索,拉进浩瀚无垠的太空,拉回地球伊始的时空。在感受一代代科学家为探导真理的努力,在不断的假设与推演中接近真相,使我感悟到了科学的探究方法与不断求是的科研态度,更激发了我对学习新知的渴望!

  文:秦鹤

  审核:张金磊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