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反复复讲的知识,孩子就是记不住。勉强记住了,再一考又错漏百出。你的孩子会不会也这样今天学,明天忘?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孩子记忆力,将学习内容化枯燥为有趣,化艰辛为轻松,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快速掌握学习内容,彻底消除对学习中令人畏惧的“背”功的恐惧感,制服学习、记忆中的拦路虎?
今天来教大家实用的超级记忆法!
一、数字特征记忆法
数字特征记忆法可分为几种:
1.谐音法
所谓谐音记忆法,就是把有些知识按照其他同音汉字去记忆,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变成有意义的语句,使之生动、有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3的算术平方根是1.732,那么这个数依谐音可读成“一起商量”。
2.运算法
这是把需要记忆的数据转化成简单的算式,从而帮助记忆的方法。例如,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时间为公元前770年,可想为7-7=0。
二、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分为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1.奇特联想法
奇特联想法是利用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把有关事物、词语或知识串联到一起,在大脑中形成一连串的物象的增强记忆的方法。
2.表象联想法
这是将需要识记的东西与其实物表象联系起来的方法。如识记“蚯蚓”这个词的概念,只记这两个字不易巩固,必须在脑子里浮现出那种长长的物象才行。
3.接近联想法
这是根据有些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有所接近之处而建立起来的联想方法。比如一提起诸葛亮,马上就会想到“借东风”和“三顾茅庐”。
4.类似联想法
这种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在现象或本质方面有相似之处而建立起来的联想。比如把“扬、肠、场、畅、汤”放在一起记,把“情、请、晴、清”放在一起记。
5.对比联想法
对比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具有的对立性特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联想。比如同义词和反义词联系在一起。
三、理解记忆法
心理学认为,理解是通过利用现有的知识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逻辑联系。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家长可以教孩子对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当然,孩子在面对比较难的内容时,心中可能比较烦躁,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控制情绪,心平气和,相信自己的记忆能力。
四、概括记忆法
概括记忆的形式一般有如下几种:
1.主题概括法
读一本书,学一篇文章,欣赏一首名诗,都需要把握主旨,理解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2.内容概括法
篇幅较长的文章,需要抓住内容提要,选择关键性词语、字句,加以重点记忆,以便启发对全部内容的联想。
3.数字概括法
这是用数字概括事实、内容或语句,从而增强记忆的方法。如“三纲五常”“四书五经”等。
4.顺序概括法
这是按照需要识记的事实材料的顺序进行记忆的方法。如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上的各种变法及改革等内容,都可编成简化顺序。
五、歌诀记忆法
这是把识记材料改编成歌诀的形式来记忆的方法。如《二十四节气歌》《汉语拼音字母歌》等。
记忆力并不是天生的,其实每个孩子都很棒!用对了方法,你的孩子也能炼成超强记忆力!
来源 | 空中少年宫(ID:KZ-S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