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初中语文老师的培训,本次培训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理念上的革新,让我再次以新的思想思索我的教学之路。通过聆听智者的教诲,参与伙伴们的探究,我的收获颇丰!为我以后的工作积蓄了力量,理清了思路,更加明确了目标。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启发颇多,下面就我这几天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加以总结。
一、课例创新
江苏省常州中学的刘卓一老师和北郊中学的陈浩老师分别为我们带来了两堂丰富的视觉盛宴,让我这个对课程改革后该如何上好语文课存在很大困惑的人有茅塞顿开之感。他们巧妙设计情境导入,分解任务,带着学生一步步地走进文本,将学习任务与文本解读相融合,融会贯通。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挖掘潜力,呈现了一个又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成果。刘卓一老师的课堂能与常州本地文化相结合,而陈浩老师的课娓娓道来,时刻注意对学生素养的培训,展现大家风采。
二、专家引领
会议第一天,由江苏省语文教研员老师张克中老师为我们明确了课程标准需要的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教学,是实践性质的学生学习,是任务群教学,是情境任务学习,也为我们指出了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启发我们思考教师的职业身份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会议第四天,徐志伟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名为《拓展测评视野,尝试创新测评》的讲座。他指出现在的高考卷,写作开始回归生活、回归语文,回归教材,指向社会政治、宏大话题;阅读开始走向素养测评,革命传统成为热点,书册阅读嵌入试卷,依文设题持续跟进,主体介入的不确定性;语用题改原来的“自动挡”为“手动挡”,这些改革都更需要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不是应试技巧。当然还有别的专家从不同领域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令人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这次培训让我印象深刻,专家们的智慧为我们打开了语文教学的新大门,生动的课例研究为我们自己的课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让理论生动形象,同行的交流让自己平时的困惑得以解决。相信我会在这次培训的引领下,在高中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周一唯
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