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青年教师进贤营>>朗读者>>文章内容
府学文化场“朗读者”第二期“博学”
陈秀娟
发布时间:2021-10-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许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大家都知道,《劝学》是荀子的名篇。他的文章擅长说理,逻辑严密,分析透彻,耐人寻味。荀子的《劝学》围绕着三个主题展开。第一,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它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即提高思想认识和加强品德修养;第二,学习能使人增长才干,有了知识、学识才可以“善假于物”,比普通的人更高明;第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应当是循序渐进,积少成多,不断积累,持之以恒,这样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学不可以已,重在“积累”。对于教师来说,日常事务繁多,很难静下心来系统学习,要想做到“学不可以已”,贵在把平时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积少成多。这正是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欧阳修做官时事务繁多,因此他就把马上、枕上、厕上的点滴时间都用于学习和思考,最终写出了不少名篇。

如果我们每天阅读10页书,一个月就可以阅读300页,久而久之,阅读量就越来越宽广。只要我们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就能找到时间充电,让我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宝贵时间,从现在开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成为知识通达之人,成为知识渊博之人,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22.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