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开学伊始,我校举行了以“学法指导”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和“开学第一研”活动。
本次“开学第一课”在高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共开设9节公开课,在高二年级开设1节主题班会课。同时,学校邀请了外校专家和骨干教师,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旨在通过交流研讨将“开学第一研”的实效最大化。
语文学科盛俊老师的授课题目为《语文学科学法指导》。盛老师以《劝学》为引子,导入课题,她认为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很重要,要在高一阶段,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辨力。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欧阳林老师的点评例证丰富、深入浅出。告诉我们面对复杂的问题,想要有效讨论,靠的不是情绪与立场,而是思辨力。找到自己和对方真正的分歧点,才能在辩论中更好地去反驳对手。
数学学科刘萍老师的授课题目为《数学学科学法指导》。刘老师课前通过班级QQ群调研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困惑,分别从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的主干知识进行了分析,对高中数学试卷结构进行了呈现。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杨元韡老师认为这是一节策略指导课,刘老师备课充分,充分调研了学生的困惑,讲学生所想,激发了学生听课兴趣。
英语学科钱秋华老师的授课题目为《英语学科学法指导》。钱老师就新高一学生可能面临的英语学习问题进行罗列分析,并带着学生一起探讨、分享,生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俞兵老师觉得钱老师亲和力强,知识讲解娓娓道来,课堂中学生参与度高,整堂课生动有趣,学生有所获得,是一堂“授之以渔”有效的开学第一课。
物理学科吴敏老师的授课题目为《雄关漫道从头越——高中物理第一课》。吴老师描述了高中物理的广度、深度、研究方法与初中的不同,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情境对话的模拟、问题的引导,逐步让学生理解物理研究的意义与内涵。常州市教科院徐展主任指出该课亮点突出,框架结构清晰,通过绪论课让学生感受到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区别,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美,从而更好地进行衔接与过渡。最后,常州市第二中学汪明书记结合自己执教本节课的经历,站在“发展人”的角度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殷切希望。
化学学科朱征老师的授课题目为《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朱老师从化学的重要性、初高中化学的区别、高中化学怎么学三个问题给出了高中化学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建议。常州市第一中学陈浩老师认为这节课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握化学材料发展的历史脉络,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陈老师不仅指出了化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指出了化学对个人今后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
生物学科龙威老师的授课题目为《对高中生物学科学习方法与意义的探讨》。龙威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或生活经验,给出了高中生物学科的学法指导。课堂中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谈雷老师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整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积极交流,乐在发现,乐在有感,乐在悟道。
政治学科陈家颖老师的授课题目为《激扬青春“政”能量》。陈老师从高中思想政治的内容、为什么要学好高中思想政治、怎么学好高中思想政治三个维度给出具体的学法指导。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张丽老师高度评价了本节课,认为任务目标定位准确、情境材料选用精确、提出的问题有深度和思维度、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历史学科孙然美老师的授课题目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孙老师充分运用了地图、图片作为史料的补充,提高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解释力和理解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州市教科院黄天庆主任认为本节课教学目标符合课标要求,问题导学层层设问,活动探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是一节很有价值的“开学第一课”。
地理学科孙瑾老师的授课题目为《走进生活,走进地理》。孙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过渡到地理“学什么”、“为什么学地理”、“怎么学地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新颖独特,富有成效。常州市第一中学吴文婷老师从教学准备、讲课方式、教学互动以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对孙老师的课给出高度评价。
高二唐黎和老师的班会课主题为《遇见更好的自己》。唐老师从班级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面对陌生的学情和环境,通过生动的“跳蚤实验”和“愿望树”两个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目标意识,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同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教会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去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蒋传武老师觉得本节班会课设计精妙,活动多元化,学生参与度很高,细节把握到位,取得了出色的教育效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次的“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研”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未来前进的路径,也为教师们新学期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期待在新的学年里,二中的师生齐心协力,共同书写教育新篇章!
文:许兵
供稿:教师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