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青年教师进贤营>>进贤之声>>文章内容
进贤之声第45期
发布时间:2022-05-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许兵

  大家好,我是本期“进贤之声”的发声者吴俊英。今天我和大家分享李大钊先生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青春》。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在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中,体现出了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1916年的春天,李大钊先生27岁,正是“青春”的年纪,在那个水深火热的时代,他由季节上的春天想到了人生命中的春天,想到了政治上的春天,渴望中国能够摆脱腐朽衰颓的局面而重新找回国家的春天。于是李大钊提笔写下了

  《青春》一文。他用“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告诉每一个人,青春不是年华,是一种状态。

  1927年,38岁的李大钊被捕入狱,就义前留下一张照片,照片里的李大钊面无惧色,因为他早已将“青春中国”的革命伟业作为信仰定格在自己的青春里。青春虽不能永恒,但美好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铸就了永恒的青春。

  《青春》一文不过数页,短小精悍,隽永明快,寓意深刻,但读来如听晨钟,如闻暮鼓,朝夕使人自警自策。文章中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多么振聋发聩,让人觉醒!文字中的激情像是要渗出,抓着我的肩膀,让我抬头,积极向前,“背黑暗而向光明”。这篇文章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叫醒了无数青年,也叫醒了时代。鼓励青年为建设蓬勃朝气的国家而奋斗,“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

  青年二字,当与平庸相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得过且过,便是平庸;勤勉好学,认认真真,尽己所能,便是不凡。

  青年二字,当与消极无关。悲观颓废,不思进取,逃避现实,便是消极;乐观向上,志存高远,敢于担当,便是积极。

  青年二字,当与邪气绝缘。富贵即淫,威武则屈,贫贱辄移,便是邪气;洁身自好,不卑不亢,坚守本心,便是正气。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除传道授业解惑外,更要进一步坚持对教育的热爱,坚持对教育的探索,坚持对教育的执着,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担当。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要用崇高的诗魂坚守三尺讲台,用耐心呵护纯真,以爱的信念之心让学生懂得爱与被爱。坚定理想信念,锤炼优良品德,矢志艰苦奋斗,让信念在奋斗中闪光,让青春在创造中升华。

吴俊英老师.PN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