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有经验的教师也告诫我:“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但是对于一名年轻的新老师来说,刚开始很难把握宽与严的尺度。
刚踏上工作岗位,很担心班级里有不服从管教的学生,果不其然,教学之初就让我遇见了一个,他的问题主要是无心学习,主要表现在不交作业和上课睡觉。刚开始,我一腔热血,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每次他不交作业,我都会非常严肃的批评他并询问不教作业的原因,但他每次都会找各种理由作为借口,虽然作业补交了,但是我看到的只有敷衍。久而久之,我渐渐地对他失去了耐心,他的作业我没有再做要求。直到小高考备考期间,他的考试成绩多次不理想,我已经做好了他不能合格的准备。但转念一想,如果我也放弃了,他就更会放弃了,所以一次上课后,我问他:小高考还想不想过了?他斩钉截铁的说:当然想了,但是我就是跟不上,现在想学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我说:不用担心,只要你想学,我就陪着你学。就这样,小高考备考期间,只要他课后有时间就会来办公室问问题,放学后我还会督促他背诵,给他讲解知识点,虽然他很累,但是他总是拍了拍自己的脸,打起精神,继续坚持着。当时,我就坚信,他一定能合格的,不是他无心学习,只是他平时被放弃了。给孩子一点成长的空间和耐心,宽严有度,用心浇灌,静等花开。
小高考成绩出来后,他全科通过,并且我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小高考后他的作业每天都按时主动交了,有时上课涉及到一些在他能力范围内能回答的问题,我都会让他回答,在他答对后给予鼓励,渐渐地我发现他会跟着记笔记了,在平时考试中他的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突然,我似乎体会到了教师如何做到“宽严有度”,学生都是希望得到关心和关注的,但是这种关注,不能太紧,他们渴望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教师也应寓教于乐。我想“宽”就是给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严”就是当学生松懈或者是犯错时给予的及时提醒,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需要爱心与呵护,也需要精心等待,要以婴儿般的真诚面对教育,以保姆般的服务面对学生。教育需要爱心与耐心,让学生从我的言行举止中慢慢体味、细心感染、缓缓养成,我还会放宽心态,包容学生,给他们成长的空间与时间,允许他们出错、走弯路,在一次又一次倾心交流后,使学生感到我的真诚、真善与真爱,用爱引领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