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青年教师进贤营>>师说新语>>文章内容
师说新语第11期
我的教育感悟(马伊晨)
发布时间:2021-04-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许兵

  忙碌充实的日子总是让人觉得好像一眨眼日历就被撕去了好几页,转眼间我已经在高中生物的教学岗位上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的教学时光带给我了经验的增长和经历的丰富,更有满满的启发与感动。

  在真正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我幻想过很多次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会与学生如何相处,我会怎样备课、怎样与学生谈心等等。在大学期间,我曾看过一部电影,名字叫作《死亡诗社》。电影的主人公教师叫约翰·基汀,是一位文学老师。他用站上讲台的方式鼓励学生们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提倡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他崇尚以自由的心灵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些反传统的理念激发了年轻人的内心,引起很大的反响。在富有个性的基汀老师的引导下,这群学生们在视“传统、荣誉、纪律、卓越”为四大信念的“地狱学校”中见识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教学,领略到了诗歌的非凡魅力,感受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体悟到了生命追求的另一种可能。

  基汀老师用他所特有的方式,开拓学生们的眼界,启发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让学生们不再死板地墨守成规,而是释放属于年轻时代的活力与激情追求自由,寻找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并付出不懈努力去对之追逐。基汀老师展现了从知识拥有者、传递者到学习指导者、促进者、再到智慧启迪者的完美教师角色。

  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目的是从心灵深处唤醒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生命感,价值感和创造潜能。教育是唤醒,是体验,是对话,通过这种唤醒、体验和对话,师生彼此分享着知识、经验、智慧、情感、意义与价值。如果是仅仅担负着传授知识之责的教师,那么在我看来,他们就像是一群出售知识的商人。真正好的教师应当不再仅仅把师生关系看作知识授受的关系,而是深刻地认同师生关系是精神性的交往关系,并且发自内心真诚地与学生沟通,充分理解基础上的教育才能够引导学生不仅“学会做事”而且“学会做人”,促进学生智慧和心灵闪烁出自信和创造的光芒。

  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在我上第一节课时,完全顾不上教育理论,我的注意力全在如何把重难点更好的呈现给学生,因为教学内容较多,所以讲课速度很快。总体感觉就是自己在不停的输出,学生在很艰难的跟上我的节奏。听课老师给我提意见时强调我与学生的沟通不够,只是完成了自己既定的教学计划,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的主体应当是学生,如果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那么课堂效果一定不如人意。指导老师要求我多听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请教,并且面对面的指出教案中的不足以及上课存在的缺点。在开学初期我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把每一次上课都当做公开课一样去认真对待,想要尽快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经过一学期的成长,不断听其他老教师的课,不断打磨自己的课,课堂节奏渐渐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的把握,也能够在课堂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在课下注重作业反馈。一堂课容易,上一堂好课很难,这是我工作以来最深的体会,上好一节课不仅要求老师有一个过硬的基本功,包括标准的普通话,对教案的熟悉,粉笔字的工整,而且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这堂课,发散他们的思维,培养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经过两个多学期的教学“锤炼”,我自己好像早已不再是初来乍到时那个萌新教师。而此次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新环境新形势的出现还给了我一些关于生物教学的启发。生物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素养的多元化培养,包括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环保意识等。除此之外,因疫情原因学校不得不停课,各地区各学校有条不紊的开展线上教学,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以及新兴教育技术手段是值得我们去探索与学习的。

  历史的轨迹缓缓向前,当9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顶梁柱,我们的学生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这个社会中挑起大梁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将社会责任定义为: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青年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教师教学不应只着眼于书本知识、考试分数,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元化素养,每一次教学过程就是给学生传达正确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疫情当下,社会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这对于教育行业来说,给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上应不断充电、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师是一个很特别的职业,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是人类的文化桥梁。要不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广泛阅读,多思考,多钻研革新观念,使自己成为一名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的饱学之士,实实在在的为传播人类文明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