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教师培训>>其他培训>>文章内容
云端培训有实效 暑假充电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2-07-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许兵

  阳光灿烂、蝉鸣阵阵,我们在迎来美好暑假的同时,也迎来了教师提升自我、促进专业发展的“充电期”。2022年7月15日下午,常州二中教师发展处组织全体青年教师,参加题为“如何撰写高质量论文”的线上培训。本次培训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幸福教科研、成就好老师”首场公益活动开展,聚焦论文写作,帮助一线教师解决“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

111111.jpg

  本次活动由专家报告、教师沙龙、论文写作微讲座三个环节组成。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特级教师,研究员杨九俊做了题为《关于教育写作的若干箴言》的报告。面对部分教师存在的“论文写不好没关系,把学生教好就行”的想法,杨九俊表示,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多写、勤写,才能实现“实践、反思、学习、研究”四个环节的良性循环。教师沙龙环节由《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颜莹主持,不同学段、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代表围坐在一起,畅谈并分享了“论文写作的痛与乐”。最后江苏省教科院《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的专家们通过论文写作微讲座的形式,分享了“如何选择论文主题”“如何规范地撰写摘要、关键词”“如何科学投稿”等经验,内容短小精悍,有的放矢,对教师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下面我们分享部分教师的学习心得。

  石萍老师强调了“论文选题是第一位”。对于我这种写作小白来说,有一个好的选题往往是起步的关键。好的选题能够凝练研究成果,体现研究方向,彰显研究价值。而且,作为要发表的论文,一个好的选题还要能够激发编辑和读者的阅读兴趣,用“闪光点”来抓住大家的眼球。此外,颜莹老师侧重于论述如何让表达更专业,她凸显了论文表达要准确、理性、精当和严密,既不能当作抒情散文来写,又不能作为公文来对待。她的观点为我点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我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决心。 ——吴梦麒

  在观看“如何撰写高质量论文”讲座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论文写作一定要不畏难,敢于动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论文写作选择一个恰当、有新意的选题至关重要,既要结合研究能力、研究兴趣、研究时间等考虑可行性,又要考虑研究的价值,研究的创新点和独创性。论文写作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需要大量的阅读、数据处理分析等工作,但是当熬过最艰难的部分,这些痛苦都会转化为教科研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教师就要不断的学习,论文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不断充实自己的机会。  ——胡双梅

  在教学沙龙中,很多老师分享了论文写作的经验,例如论文写作要有真情实感,有现场感,有烟火气;在阅读论文的过程中随时进行笔记摘录,积累素材;要明确论文写作的动机,是对教学的整理与复盘,要有思辨意识。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以及长久地练习。 这些对于我,很有启发。  ——周佳怡

  论文写作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日常中就要培养自己客观、批判思考的能力,在完成提纲、完成段落和完成文章等各个阶段,要随时反思自己的论据、信息、语言是否掺杂个人色彩,要站在读者或者反面的角度不断度审视自己的成果。需要多与同行沟通请教、多阅读不同角度的文献材料等,通过汲取外界观点信息不断反思。 ——黄雪莹

  培训中的多个微型讲座分别从如何选择论文主题、如何为论文写作检索信息、如何拟定论文摘要与关键词、如何让论文表达更专业、如何提高论文投稿命中率等多视角详细讲解了论文写作,使青年教师对论文的大致框架、研究方向以及书写方式有了初步的认知,也使青年老师认识到教育教学实践是论文选题最现实的来源,离开教学实践,论文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王强

  教学与科研是教师这个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评价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开展学科研究能够加深教师对于学科教材的理解,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科研究是基于教学实践的总结,更倾向于教师对学科教学的反思,有利于教师教学认知的升级。教师的学科研究应该结合教学实际,通过总结、研究、创新,形成有实际教学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而能够真正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张欣

222222.png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本次培训共3个小时,可谓大咖云集、干货满满,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实用且有效的论文写作指导。希望我校青年教师以此为契机,增强研究的意识,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