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的教育》有感常州二中孙文淼
全国两会期间,唐江澎校长的“四个者”火爆全网。唐校长提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教育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这与我校品格提升工程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我校提出在“大成文化”的浸润中培养“奋进”青年。“奋进”即“奋而求进,奋发进取”。“奋进”品格细化为四个维度: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有了这样一个目标的引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有几点思考。
1、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停留在一句口号,耳熟能详,却从未去追究它真正的意义。作为教师,我们的教育价值是什么?我们究竟要教孩子什么?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要坚守什么?我想,我们要心存敬仰,把人的成全作为教育的至上追求,从分的教育走向人的教育。陶行知说过一句话:没有生活力的书籍是死书籍,没有生活力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力的教育是死教育。在《好的教育》里也恰恰提出了很多类似的观点,也突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的使命与价值: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教育不是过程,而是要让教育渗透在孩子的灵魂中。所以,我们不能忘记教育的初心,不能丢失教育的温度。
2、科学管理,张弛有度
唐校长提出充足睡眠8小时,充足运动1小时,合理地安排沟通、交流、艺术等活动时间。冬奥会期间,谷爱凌用2金1银的战绩成为全民新偶像,她说自己成功的一个秘诀是每天要睡满十小时。双减背景下,我们要重视睡眠管理。牺牲睡眠时间用于学习并不能换来学业成绩的提高,我们要有大局意识,前瞻意识。
3、合理规划,把握未来
我们要让学生把今天的学习和未来的事业联系起来。通过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自我认知(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倾向等)、大学与专业认知(选科、高考志愿填报、留学专业等)、社会职业认知与体验,指导学生着眼于职业生涯发展。,使得学生有科学的自我规划,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有积极进取的勇气。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我们常常觉得做出改变很难,所以固步自封。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让我们从今天起,踔厉奋发,担起教育的伟大使命,笃行不怠,开创教育的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