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二中李燕峰
捧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我得以与李镇西老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是如春风拂面,惬意非常。“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也许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班主任”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不仅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是李镇西班级管理的一大特色,在这本书中有长达36页的转化后进生张超威的日记,题为“以心灵赢得心灵”,反映了张超威同学在“上进于反复之间”徘徊,而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宽容学生反复,最终取得了进步。真的被李老师的毅力、耐心所折服。对后进生的转化的确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并且更有一颗真爱每一个学生的心。用各种育人方法,宽容学生的过失、反复,面对“后进生”千万不放弃。他的“和后进生组成互动组”,让班委也加入到帮扶后进生,提高班级凝聚力。读过这本书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我们对学生要做到尊重、理解,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心灵的隔膜会造成语言的隔膜;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仅靠“真诚”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讲究语言技巧;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在共同探索前进的求知道路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
当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书中有很多值得我借鉴的教育案例和学习的理论。对于我而言,我要学的是他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说: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我是一个最幸福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