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二中学曾彩英
一、她从精神严重抑郁且伴有轻度精神分裂的困境中走进大学的殿堂。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也让刚入高中的学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在天灾面前,学生居家学习,教师线上授课,师生只能隔空互动。这种授课方式对意志力薄弱的学生而言,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有的家长看着孩子居家学习怎么也进入不了状态,便焦虑不安甚至斥责孩子,有的严重到和孩子无法沟通。新冠疫情反复骚扰的状况整整持续了三年!
新年刚过,学生们刚刚返校上课。高考迫在眉睫,可我班的一位女生返校后表现异常:她不能长时间安坐,久坐两腿会不自然抖动,需要在教室或阳台上走动上课期间经常会突然尖叫着拍桌子,有时一个人跑到操场上发呆。这个学生的异常表现,让我警惕起来。我想起了曾经教育过的两个精神抑郁的女学生。“难道这位女生也陷入了精神抑郁?”于是立马联系家长,并告知孩子有可能精神出了问题。果不其然,医生诊断:严重的抑郁症伴并有轻度的精神分裂。
尽管我曾经教育过精神严重抑郁的学生,那是她们是因为自信心遭受打压导致精神抑郁的。可是,这个女生又是什么原因致病的呢?我和家长交流,家长说:“她在家里一切都正常呀。要不是你提醒我们带她看医生,我们都没有发现。”家长也苦苦哀求,“曾老师,你行行好,我们会让孩子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也请老师给孩子一个康复的机会。……”看着家长极度悲伤和绝望的眼神,我似乎又看到了学生眼里满是乌云的漆黑世界,看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大厦将倾的不幸。但即便是这样,我从来也没有接触过如此严峻的考验:精神严重抑郁伴有轻度精神分裂的学生,情绪反复无常,说不定随时会从某个高处跳下结束生命啊!这个责任又岂能一个班主任老师能够承担的呢?但如若把她拒之门外,那她的病情只会越来越重,这个学生的一生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我终究是狠不下这个心。然而,我自己也坐立不安。刚开始的日子,自己都快要抑郁了。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只能耐心的听她倾诉,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她说,“初三开始,自己就觉得身体不舒服,每次和妈妈说,妈妈总是说自己偷懒,不愿意刻苦学习。到了高一,在家里上网课,有时自己实在是闷得喘不过气来,想抱抱妈妈,可是妈妈只会训斥我撒娇。老师,你知道吗,一上网课,我总会被一些难题弄得筋疲力尽,考试成绩也就越来越差。我心里紧张害怕。我不知道怎么办,晚上难受得睡不着觉……”
有一次,她站在教室窗口久久发呆,我看见她孤单的身影,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怜悯之情涌上心头。直觉告诉我:这位女生长期压抑的心结,需要宣泄,需要倾诉,需要有人和她推心置腹地交流,需要更多同学和老师的理解和包容。无数次的倾听,让我发现:当学生面对自己反反复复说自己不愉快的事情时,神情是那样的专注与平静。在学生反复絮叨的过程中,我看懂了学生因为居家学习缺少自信而紧张恐惧,因紧张恐惧而焦躁不安,又因焦躁不安而精神抑郁的心路历程。此后,我一有空,就主动听她诉说;她只要站在阳台上发呆,我就主动走过去拥抱她。就是这样一个寻常的拥抱,学生满是负荷的心灵顿时得到了最温暖最舒适的放松;就是这样一个寻常的拥抱,学生那颗焦躁而恐惧的心,能够渐渐地平静下来并找到安全感。之后,体育活动课,我便陪着她在操场上慢走,逐步引导她聊一些开心的事。不管她是因为治病的需要,还是因疫情封控的需要,我专门为她建了一个QQ群,让她看所有老师的课堂同步直播,各任课老师对她也额外关心,对她的作业单独批改并予以耐心的辅导。当病情缓解返校学习,我就把她的座位安排在她最信任的同学身边。为了她能顺利参加高考,我特意为她向上级部门申请了高考备用考场(只有她一个人的考场),在三天的考试期间,每一场考试前后我都给她一个微笑和拥抱。她不仅顺利地通过2022年高考,还以459的成绩考取本科院校。
分数出来之后,这位精神濒临崩溃的女同学,穿戴整齐,满脸绽放出灿烂的阳光。她向我的办公室走来,与我紧紧拥抱,满眼泪水地诉说着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我为她的回归庆幸,更感觉到一个班主任在学生成长中所要承担的责任。面对一个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学生,老师的耐心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你的倾听中,宣泄不良的情绪,松开紧张压抑的心结,这样才能慢慢打开幽闭的心灵之门。与此同时,你也能从她的宣泄中捕捉到她痛苦的心路历程,从而找到最恰当的施教手段。另外,再给她营造一个理解和包容的轻松环境,学生焦躁不安的情绪会慢慢安静下来。她能够慢慢安静下来,就能够减轻她的不安,继而从漆黑的孤寂之中走向光明。
二、花样年华,却罹患绝症;高考路上,携手同行。
2021年12月份,班里一位女生被诊断为卵巢畸胎恶性肿瘤(早期)需要化疗3-4个疗程,家长快崩溃了。这样的厄运,对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心里所承受的压力和打击是空前的。学生非常绝望,不肯配合医生治疗。我得知这样一个不幸的消息,心里一阵阵刺痛。我只要有空,就拿起电话与她互动,面对面视频聊天。我告诉学生:“你不愿意治疗,那就意味着放弃生命。既然生命都可以放弃,做几次化疗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如果经过化疗,你的病痊愈了,而你因为一点病痛就放弃高考,以后会不会后悔呢?”与此同时,所有任课老师都给她准备了一张充满希望和祝福的卡片。学生含着泪默默点头,终于同意配合医生治疗。在长达近5个月的治疗过程中,我带着班干部到医院去看望她,每次化疗结束我都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问问她的情况。感觉她状态好的时候,鼓励她背背英语单词和语文古诗词,练练理科题目,同时加强锻炼。为了不耽误她的学习,我又专门为她建了一个QQ群,方便她看老师的课堂同步直播,并监督她每天的作业上传,请老师单独批改。在老师和同学们无私的关爱与帮助下,四个疗程结束,复查下来一切正常。2022年5月6号,她终于重返校园,微笑着和同学们一起迎接人生的大考。痊愈后的她开始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学习。2022年高考以545的成绩考取一本院校。她的勇敢和坚持感动着身边每一个关爱她的老师同学和医生。
她的康复,是她的顽强和坚持。而我体会到: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就要把自己变成一座矗立的灯塔,给绝望中的学生指明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学生在光的指引下,就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因为悲伤而迷失,不因为疾病的打击而陷入无法自拔的痛苦深渊。教会学生选择,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是一种心智成熟的历练。我的学生在绝症面前,选择了治疗从而获得了战胜病魔走进大学的胜利。是呀,学生如果觉得天要塌了,而我就是那个要顶着天的高个子。这是职业赋予我的一种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