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莘莘学子>>家长学校>>文章内容
【点亮每个家】家有“磨洋工”,家长如何“降压”?
发布时间:2022-06-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郭昭君


能不能快点啊?

边做边玩,不是喝水就是上厕所,这点作业什么时候才能写完?

相信这些话语会在很多家庭中出现。对于孩子拖拉、磨蹭、没时间观念,家长的血压升到了极限。

您的孩子有磨洋工表现吗?据我国统计数据显示,75%的学生认为自己会有拖延行为。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呢?

家有磨洋工.jpg

 

1.     培养专注力

好奇心是每个人的天性,不仅孩子,大人也容易受外界新鲜事物的诱惑和影响。当做一件事情时,如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注意力就很容易发生转移,当孩子回过神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做事的效率自然低下。所以,家长应该尽量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给孩子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2.     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价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它买不着、借不到、留不住、回不来。你要磨蹭它就会悄悄溜掉,只有珍惜它、抓紧它,才会延长它。

 

3.     让拖延付出代价

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改掉拖延的坏毛病,一方面又忍不住出手帮助孩子,纵容孩子。其实,某些时候,让孩子吃吃苦头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后果承担法。孩子承担了后果之后,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4.     让孩子体验到的好处

只有孩子发自内心地觉得做事快,对自己是有好处的,他的动作才能够起来。生活中,当孩子积极的完成了作业之后,家长总是更为积极地为孩子搜刮来更多的试卷、习题、练习册,美其名曰熟能生巧。殊不知,在孩子看来,做事情快非但没有为自己赢来更多的自由时间支配,而是更多的任务加身,试问他又怎么会继续快马加鞭提高速度呢?所以,将孩子提速之后赢得的时间真正交由他支配,他才会积极主动地

 

5.     让孩子学会制定计划

有拖延症的孩子一般不太会制定计划,他们普遍认为制定计划并没有什么用。而事实上,计划会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井井有条。为什么拖延症患者会那么质疑计划的有效性,因为他们往往会认为把日程表排满就是个好计划,但其实会制定计划的人一定会有效地安排学习和休闲的时间,而不是一味的只知道学习。

 

 

来源 | 空中少年宫(IDKZ-SN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