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黎明第一缕曙光
见过夜晚最明亮的星辰
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
现在即将奔赴战场
你,准备好了吗?
三年砺剑今日策马闯雄关
一朝试锋六月扬眉凯歌旋
在这个最美的夏日
有醇厚的糕点和清香的米粽
有浓浓的师生情
有必胜的自信和满满的能量
愿你展翅“糕”飞,“粽”成所愿
距离2022年高考越来越近了,
我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应对临考的各类情绪,
也提醒家长如何做好陪伴。
当疫情来到身边,考生不需恐慌
2022年是一个更特殊的年份,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几乎侵袭了我们熟知的所有城市,或多或少,总会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首先,考生要对病毒有足够的了解,学习国家卫健委对疫情和新冠病毒的解读,不要过于恐慌;第二,即使不小心成为密接或确诊封闭管理了,也只需听从安排,在隔离的同时正常备考,保持规律的锻炼和睡眠就可以了。如果在此时出现了不服从安排甚至是对抗情绪,一定会影响考试,当然可以把自己的正当需求提出来,工作人员都会尽量满足的。
关注高考的人士应该已经注意到了,5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明确,对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特殊考生,经专业评估后,可在当地设置的医院考场、集中隔离点考场等参加考试,做到应考尽考。
保持正常状态,离考期越近,离梦想越近
调查显示70%-80%的调研对象,在面临考试、面试之前都出现过或多或少的焦虑情绪。高考对考生来说是一场很重要的考试,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是正常的,这不是一种病态的情绪,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这是第一步,感知你的情绪,把它正常化。
爸爸妈妈们,踏踏实实陪伴吧
到了临考时间,家长们要学会“往后撤”,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让孩子去整合知识。如果家长平时参与孩子的学习比较深入,现在可以跟孩子讨论,按照科目来分析,你的知识体系,有哪些链条还有缺失,如果未来几天你一定要补充一个知识的话,或者在你的几门课当中,你还最想复习哪一门呢?关键点是,要用询问式的、商量式的语气跟孩子互动,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家长千万不要用催促的语言,比如“赶紧去复习!别忘了这个,别忘了那个!”此类口气,容易引发孩子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