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大家还好吗?当前疫情防控下,老师们承担着学校、家长和学生三者间信息上通下达的功能,接触的负面性疫情信息会更多,教师中同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当处理学生问题的教育者出现了心理问题,后果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在关心疫情防控下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我们呼吁大家同样也要关心教师在疫情防控下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以下不良反应,你“中招”了吗?
1、过度亢奋,拒绝合理的休息,不能很好地保证自己的健康。居家隔离不外出,教师在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的同时,还多了一份对学生的担忧。老师们需要随时查看新信息新通知,唯恐漏掉重要信息或者没有及时回复,精神的高度紧张,往往导致作息不规律,健康受影响。
2、看见学生或身边人染病时,感到挫败或自责。由于经常要下发学校的通知,回馈家长和学生的外出信息和是否感染等信息。有些教师在通报信息的过程中,遇到学生或者家长感染病毒会非常自责,心情异常郁闷失落自责。
3、学校停课,担心自己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业。原本的教学安排、学生学业的延迟、课程的进度让教师们着急不已。这样的着急心理,随着时间的一天一天过去,愈加严重。
4、线上教学、沟通不畅引发过度疲劳和紧张,焦虑不安、失眠、抑郁等。学校线上教学授课的方式和课后反馈完全依托网络,教师在处理一对多的线上沟通中,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疲劳伤神。遇到个别学生或家长沟通不畅可能需要投入更多。
5、班主任每日需要按时统计上报各种信息,不免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部分青年教师单独居住,长期居家生活难免孤单,缺乏必要交流,造成轻度抑郁。
防疫期,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指南——
教师的心理问题,当然可以在他人的帮助下解决,如与他人坦诚交谈,通过自己的倾诉与他人善意的劝告把心头的疙瘩解开。但防疫隔离期间,教师的心理问题更要依靠自我,即通过自我调适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以下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1、学习疾病防控知识,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过度焦虑。如果你属于容易焦虑的人,建议有意识地让自己适当休息,转移注意力。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身体,是防疫的良药。
2、转移注意力,不苛求自己。非常时期,老师们有可能要经历不同的教学模式的转换,会面临很多变化和挑战,难免会出现烦躁、郁闷、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情况。这时,不要强迫自己,放松一下心情,试着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
3、开启积极思维模式。老师的压力主要来自教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尝试建立积极正向思维模式,看到压力背后的积极意义,适度的压力对人的健康是有利的,可以提高人的适应能力,让人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去应对紧急事件,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