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教师培训>>其他培训>>文章内容
接地气 联天气 鼓勇气——江苏省高中历史骨干教师研修感悟
发布时间:2021-12-23   点击:   来源:陆卫平   录入者:教师发展处

  短短一周的江苏省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结束了,在扬州大学一周的学习培训,既领略了高校教授们的风采与深度,也接触到来自一线老师教学与管理的智慧,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的热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和人格魅力。

  扬州大学朱煜老师《教学研究与名师的成长》——做一名研究性教师的专题讲座带着我们梳理新中国三代名师的成长历程,寻找名师成长的规律,透视名师成长,反观中学教师成长的现状。反思我个人的教科研成长困惑主要表现为:已有教学经验与新课程、新教材理念、内容、方法的苦恼;对实践的困惑、专业成长的追寻与缺乏研究共同体的矛盾;论文写作与理论构建的不足。朱老师的讲座老师让我明白没有系统的阅读,就不会知道有哪些问题可以研究,怎样开展问题研究;没有亲身地参与教学实践,就没有真问题可以研究,表达也没有底气;没有沉思与写作,纷乱的思绪就形不成系统,思考也提升不了境界。下阶段我个人也将以阅读思考——课堂实践——反思写作这三个方面为抓手,从当下的实际工作出发,进行同步阅读、实践和写作,借助阅读思考学说话,依据课堂实践说真话,通过反思写作练行话。

  在本次培训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是来自扬州本土、高中教学一线的梅亚娣,同为历史教师,都有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梅老师她努力地丰富自己,细心地观察生活,用心去灌溉的课堂是动人的;她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的点滴素材,与学生分享生活的喜悦和智慧,她是课堂的活力之源,她让课堂变成了一门艺术,她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百舸争流,她的课堂应该永远不会枯燥乏味!梅老师的讲座内容充实接地气,富有激情有正气,格调高远连天气。在工作中真情付出,科学管理;在生活中学点“无用”的东西,做个有趣的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获取幸福的能力,只有老师自己幸福了,才能培养幸福的学生,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如何做到立德树人、不忘初心,奉献而快乐,快乐的奉献,让我们的工作平凡且伟大的事业?我坚信教师幸福成长的密码:主动选择简朴、不断追求提升自己、以愉悦的心态面对辛苦的工作、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追求精神层面的充实感、改变每天既定的生活模式,享受变化,把自己修炼成自身有正气、仙气、接地气的教育人。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更应把这样的目标作为我们历史课堂的追求目标——滋养精神生命,锻造理性品格、促进身份认同、养育人文情怀。

  另外,来自南师大博导陈仲丹教授《基于主题教学的中外历史刚要(下)教材内容整合》从采用主题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主题的确立等方面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对历史以及历史教育的理论认识,更引发了我对历史教育常识的思考。回想新教材教学半学期以来自己的教学日常,天天在教“历史”,可自己对“历史”“历史教育”究竟知多少?自己是在为成长学生的历史素养而教吗?如何让自己未来的每一步走得更坚实呢?陈教授的讲座给了我警觉。

  南通市教研员马斌和束鹏芳老师的命题技艺讲座以全国高考和江苏学测试题实例示范,为我们一线教师指点实践迷津,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指明四条路径:1、深入“知识”的背后——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复杂性;2、找回自己的“大脑”——唤起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3、从“外在”走向“内在”——追求有思想深度的历史学习;4、凸显知识的灵魂——人文情怀的“灵魂”。每一条路径都辅以理论说明,鞭辟入里,却又深入浅出。给我的启迪与警醒是深刻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短短一周的培训让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更让我触摸到了历史教育应有的模样。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我将孜孜不倦的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文:陆卫平

NeoImage_副本.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