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校2021级新生军训“一封家书”活动
家书在现代通讯方式普及之前,是游子和家人维系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家书也凭借着真挚浓厚的情感,成为最打动人心的联系方式。
“一封家书”活动是我校的传统德育项目,旨在引导学生知父母恩、感父母恩、报父母恩。本次“一封家书”活动经过了严密的策划,邓勤校长在高一年级家长会上面向家长部署了本次活动;之后学生发展处张金磊主任、唐黎和组长制定了周密的活动计划,最后由班主任收集齐家书并带至军训营地。
虽然疫情对军训计划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在严格做好防疫工作,保证军训秩序的前提下,我校仍按原计划于11月4日晚举行了“一封家书”活动。学生在封闭的营区内收到凝聚家长心意的家书,更能感受骨肉亲情、舐犊深情。家书虽短,凝聚着父母的心意,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表达爱意的机会。
活动伊始,高一4班班主任王赟老师以自身经历为例,谈到了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的转变,她谈到:子女对父母来说,既是铠甲也是软肋。随后播放的两个视频,让学生们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在沙画视频中,我们看到了三十年间的亲子关系的悄然变化——从依赖到叛逆再到不舍——父母总会慷慨地给予子女机会成长,可岁月从不手软,在父母脸上刻下苦涩的沟壑。《遇见二十年后的父母》视频更是感人至深,“您还是很帅”“你不要老”是子女内心深处最真挚的呼唤。但时间太瘦,指缝又太宽,父母变老似乎是在一瞬间,让人猝不及防。
伴随着《时间都去哪儿了》《当你老了》的旋律,同学们陷入了深深的静默。同学们缓缓地打开了那封家书,迫不及待地阅读父母给自己的家信。白纸与铅字轻轻叩响了学生们沉寂的心房,从惊喜意外到静默流泪,从热泪盈眶到啜泣呜咽,质朴平直的言语打动了此刻在外训练“游子”。
“我爸妈给我讲了好多小时候的故事”“你们看!我爸妈把我小时候的照片放进去了”……一些同学很动情的诉说着自己此刻的心声,“真的没想到在军训基地还能收到父母的信。他们说了许多平时从未对我说的话。我真的很感动”
反复阅读家书后,同学们现场给父母写回信。六百多名学生的现场,静得只剩笔尖划过的沙沙声。同学们反复确认是否已将信装好、封好、密封好,认真地写下家里的住址,写下父母的名字,还有些不舍的交到老师手上。
“老师,我希望这封信可以在我回家之前送到我家,这样就会给我爸妈一个大大的惊喜”。“老师,我这次也对我爸妈说了不少心里话”小小信纸,大大心意,六百多封满载感恩之情的家书已经启程,即将奔赴六百多个家庭。
鱼传尺素,以寄相思。见字如面,纸短情长。一封家书,是父母的肺腑之言,是学生的真情体现,感恩有你,亲情永恒,一生相伴。
文:逄岩
一班班主任
二班班主任
准备信件
主持人:三班班主任
观看一封家书视频
读信
家书
回信
五班班主任
六班班主任
十一班班主任
十班班主任
八班班主任
七班班主任
十二班班主任
九班班主任
三班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