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8日,我校吴梦麒、郭昭君、胡双梅等三位教师赴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参加了以 “聚焦核心素养,打造优质课堂”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吴梦麒和郭昭君两位老师聆听了两节政治课,分别是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唐涛老师讲授的《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和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祝颖英老师讲授的《社会历史的主体》。
吴梦麒老师认为:两节课分别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授课思维。唐老师的课,不局限于书本,通过“中国为什么能”和“坚定自信,实现中国梦”两个议题引导学生自由发散思维。而第二节祝老师的课,扎根于书本,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念,领悟人性之美。两节课让我们领悟了不同的课型,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教学中要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郭昭君老师认为:有幸参加本次研讨活动,是很有收获的。尤其是唐涛老师的政治探究课令人眼前一亮。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娓娓道来,《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的主题从南京中山路孙中山雕像的朝向铺开,由南京道路图引出中国道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山路、建邺路、繁华大道等道路名称与主题环环相扣,精彩纷呈。让我们感受到教师要从细节处、生活处寻找教育亮点,教育无处不在。
胡双梅老师聆听了两节地理课,分别是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的董婷老师和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的曹岩岩老师带来的同题异构课程——《洋流》。胡双梅老师认为:“同课异构”课是一种非常好的教研形式,两位老师深入钻研教材,在教学上尽显所能,都非常善于利用教学资源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当然二者的设计各具巧思。董婷老师善于利用探究活动和实验活动,促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动脑思考了,还动手参与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曹岩岩老师善于运用问题,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善于引导,让学生在错误中改正旧知,获取新知。
通过参与此次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三位教师在观察、分析、比较的过程中获得启发,通过校际间教学交流的方式,促使青年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的目的,最终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文:胡双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