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素养,我校于9月29日举行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青年教师演讲比赛。本次比赛经过三场初赛的选拔,共有9名教师进入决赛。决赛由教师发展处许兵副主任主持,黄文青副书记、张珩副校长莅临比赛现场,全体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观摩了本次活动。
逄岩老师在演讲中提到我们的历史是一部大先生的历史。唐代有“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师者代表韩愈,宋代有吟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近代又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新时代有“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会站在讲台上”张桂梅先生!正是大先生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黄雪莹老师讲到新时代的大先生,首先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学问上应做到广博;其次应该具有奉献精神,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愈加繁重,不堪重负的孩子越来越多。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还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和领路人;最后,教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坚定理想和信念,悉心守护孩子们的未来。
马伊晨老师认为成为大先生是一份不小的担当,是党和人民交给教师队伍的深切期盼,更是我们祖国蓬勃发展的动力之源。只有在教育工作一线岗位中锐意进取、精益求精、甘于寂寞、埋头苦干,才能以合格的成绩交出一份新时代的无悔答卷。
邹勇老师认为大先生应该心中有信仰,脚下才能有力量,要立足于新时代,延续革命先辈们的红色血脉,从红色基因之中汲取奋斗力量。要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强烈的历史担当和真挚的为民情怀,坚定不移地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为中国的教育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周佳老师认为做大先生,首先要有高尚的品德,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魂;其次要有过硬的才干,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最后,要有仁爱之心,我们的这份爱,既是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又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爱。
徐旭老师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应担当起时代责任,肩负起传承使命。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将这股红色基因注入进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许文文老师讲到教育工作者要始终践行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人格要正的要求,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努力做培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更磅礴的青春力量。
吴俊英老师讲到,先生是人们对教师的敬称,然而要成为大先生,绝不是在先生前面加上一个大字。人能扛事即为大,大在责任、大在担当。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就是从“经师”走向“人师”的过程,就是从小先生成长为大先生的过程。
陈秀娟老师讲到,革命先辈们坚定理想信念的初心还在滋养着我们,他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还在滋养着我们。对于我们来说,长征不仅仅是一段逝去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种奋进的象征,还是一只正在吹响的号角,更是一首没有完成的史诗!
九位老师演讲结束后,张珩副校长对本次演讲活动作总结讲话。首先,她充分肯定和赞赏了青年教师们的精彩表现,通过演讲展示了青年教师们朝气蓬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其次,激励青年教师以演讲比赛为契机,提升教学基本功,并将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在教育工作中践行。她鼓励青年教师朝着“大先生”的目标去努力,具有高尚品格、良好品行和高雅品位,并对青年教师提出了几点期望。争做大先生,要有“大格局”、“大学识”、“大技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严谨治学,立足课堂,终身学习,终身成长,为培养新时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张校长表达了对祖国和青年教师的美好祝愿:在国庆即将到来之际,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每一位青年教师珍惜青春,砥砺奋斗,创造出属于自己最美的教育的春天!
最后,许兵副主任宣读获奖名单,张珩副校长为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整个演讲过程,选手们或引经据典慷慨陈词,或结合自身的经历谈红色传承,为所有到场的教师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本次活动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的风采,学校将开展更多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
(文:逄岩)
(图: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