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在“跳跃的声调”里漫游
发布时间:2021-05-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邹勇

  文星楼后的桐花最美,虽不是桐花万里路,但也算得上连朝思不息。平时比较安静,来者多为本校师生。可昨日春光正好,吟诵传承人顾勤元老师于文星楼307教室为二中吟诵社的成员们开设一次极具常州特色的讲座。常州方言特有的七个声调与诗词之美相映生辉,别具一番滋味和情致。

  顾老师的讲授风格诙谐幽默,挥斥方遒,以中年读书人特有的儒雅演绎了诗人的心境,以恬淡激情相兼容的方式刺激潜藏在学生心里的常州回忆和对这块土地的热爱。这堂课恰似午间最热烈的光,带着学生梦回屈原的行吟泽畔、李白的黄金时代、杜甫的破漏草屋。一个小时的时间,欢声笑语间,顾老师和二中学子一起重温了老常州人的情怀。

  在顾老师的鼓励下,吟诵社的成员以或促或缓的声调,以铿锵有力的气势,齐声诵读了《将进酒》《山居秋暝》,让我们感受到谪仙人的三分剑气和王维仕隐两得的恬然。讲座结束后,学生纷纷表示,乡音不能改,对于维护传统方言,心向往之。

  吟诵社的小干事们决定于5月25日参加传统文化展,展示常州方言的魅力和朗诵语言的优美,穿过历史的濛濛香尘,将文化的魅力汇成一道彩虹。

  朗诵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中华民族向来就有诵读的传统,《朱子语类》中曾提到,一个人在过一种文化生活的时候,能够在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诵读当中收获美的享受。与其把诵读活动看成一场“活动”,不如将其视为一种“仪式”,它开启了二中学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的诵读之旅。

  身为常州人,却不知道常州吟诵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昨天顾大师对于常州吟诵的见解以及表演真是让我对我们常州文化刮目相看。比起一般的吟诵,常州吟诵相较于其他吟诵方式,多了些许地方气和文化底蕴,还更有韵味,更注重情感的表达,是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

  ——高一(7)班闵雄奕

  吟诵不同于诵读,该长的时候长,该短的时候短,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忽长忽短,忽快忽慢。同时,“吟”是简单的旋律,因为旋律一旦复杂,注意力就跑到旋律上去了。很喜欢顾老师的讲座。

  ——高一(2)班薛翔云

  顾老师教我们平仄,“平”指平声字,包括现在普通话中除去由古人声字变来的全部阴平和阳平的字,“仄”指上声、去声和入声的字。按照“平长仄短”的方法(平声拖长音节,仄声声停气不停)去朗读,就能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高一(9)班邹文哲

QQ图片20210522165056_副本.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