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是大自然中偶然发生的幸运,来之不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可逆转地走向尽头,相较于茫茫岁月,生命是短暂的,这是生命的共性,生命的意义在于个体的独特。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高三学子调整良好备考心态,学校邀请了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首席心理咨询专家、督导,江苏省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特聘家庭教育研究员赵世俊老师进行心理指导讲座。
赵老师从生动有趣的事例引入讲座的主题:如何发掘高考“心”力量。主要从“学得好”“心态好”“善于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学得好”意味着在有限的时间里摘到更多的果子。从前期收集的高三学生心理问题归因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或成绩差、压力沉重、心态不佳、毅力缺乏、注意力不集中等。针对以上问题,赵老师给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要学会时间管理,第二要学会内容安排,第三要掌握复习方法。
然后,“心态好”,有效学习是最好的减压策略。赵老师从心理学专业知识出发向学生们生动阐述了负面情绪产生的过程。在了解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以下建议:尝试接纳,高考的价值在于修炼自己;放下包袱;选择积极;立即行动;学会激励。
最后,“考得好”意味着要学会考试,要认识到考试是个“技术活”。掌握恰当的考试技术,能助力成绩更上一层楼。赵老师带着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过程训练。高三学生们互动积极,效果良好。
在距离高考还有六十多天的关键阶段,这次心理讲座有如一缕及时的清风,吹走了同学们心底的阴霾。同学们如释重负又信心百倍,浑身充满了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激情、勇气和力量。相信在这场讲座之后,同学们一定会以最佳的状态、饱满的精神从容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去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