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应对新高考 我们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1-01-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珩

  2021年1月28日下午,常州市第二中学学期结束的第一场校本培训顺利举行。因当前疫情防控需要,学校特别安排了两个会场,人员分散学习,参会教师隔开就座。主会场设在生活楼三楼的阶梯教室,部分教师现场聆听专家的讲座;分会场设在文在楼一楼报告厅,采用现场转播观看的方式进行。

  本场校本培训,学校邀请了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副校长、江苏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汪明作主题讲座《2021新高考政策研究与备考策略》,赵锋副校长主持。汪校长从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解读和2021年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评价研究两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引导广大教师面对新高考采取有效的策略。

  首先,汪校长展示了中国高考改革政策脉络图,总结了20年中国教育评价改革的特点:即精神不变,焦距未变。然后,详细解读了新一轮高考改革、高考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具体比较了新高考与“08方案”的“变”与“不变”,强调了新高考方案的改革理念:即增加选择性、倡导文理融合、减轻学习负担、淡化分分计较、改变一考定终身。

  针对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汪校长指出我们应该对此进行科学分析,树立正确认识。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只是风向标,不要简单把试卷等同于正式考试的试卷,新高考的试卷形式、考试内容不会固化;适应性考试体现了新的考查理念、试卷结构、试题风格等信息;重视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新课程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新高考强调“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命题理念,突出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教学中要回归课程、回归课堂、回归本真,在复习备考中以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作为基本依据,避免简单模仿适应性考试试卷的“机械刷题”。

  汪校长对“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做了深入的解读,阐述了新高考评价体系将通过不同层次的试题情境来考查四项内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并举例说明各种情境在试题中的运用,同时引用了江苏省考试院袁靖宇院长关于新高考命题理念的风格的阐述:试题情境更加真实化、开放化、综合化,让我们认识到情境在教学和考试评价中的重要性。

  最后,赵锋副校长对本次培训进行了总结发言,感谢汪校长为我校教师带来了新高考改革的前瞻性信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用图表、数据、事例生动地展现了新高考改革的样貌,让我们一线教师对新高考改革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相关精神,加强试题研究,深入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举措,有效应对新高考。

  通过本次校本培训,相信我校教师在应对新高考时会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