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常州市第二中学关恩娣老师、赵丽君老师、高雪玉老师和邹勇老师赴武进洛阳高级中学参加武进区公开课展示活动,受到一致好评。
近年来,我校和武进洛阳高中“城乡牵手”共同发展,利用多种机会,开展多种活动为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提供平台。本次由洛阳高级中学举办的区级公开课,邀请了我校部分优秀教师进行“同题异构”,学校鼓励青年教师抓住交流的契机,通过开设公开课不断学习、加强交流,贯彻新课程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关恩娣老师以牛津译林版新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Reading为文本,以节日和习俗为话题开展教学。在设计过程中,以两篇旅行日记为切入点,以对待异国和中国的习俗和文化为输出进行整合。其一,通过向学生介绍异国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使他们明白“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其二,通过指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解读,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归纳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对异国和中国文化习俗持怎样的态度,从而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三,基于文本,就我们应该对中西文化持怎样的态度进行片段写作。指导学生以尊重、包容和合作的态度看待异域文化,以自信的态度传承中国文化。
赵丽君老师开设的生物课《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利用》围绕大豆的种植展开,通过设计探究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整堂课设计思路新颖,对课本的解读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问题挖掘细致,引发学生的思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雪玉老师开设的地理课《热力环流》针对高考一轮复习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上课反应,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节奏,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这堂课充分体现了一堂好课并不在于知识点一定要讲全,而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有效调整教学策略,真正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邹勇老师的语文课在课前将学案发放到班级,并对学生的随笔做一对一的点评。课堂上以《山居秋暝》《夜归鹿门山歌》为例,设置两个情境任务,和学生共同探讨王孟山水诗的异同,表达交流自己对山水之乐、真隐假隐的理解,并学会对主题进行个性建构,做延伸阅读计划。
武进区教研员、洛阳高级中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对我校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精彩点评,肯定了各位老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教学的创造活力。我校教师亦针对自己的课提出了亮点和改进建议,通过学习和交流,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走出去”开拓视野,“学回来”促进发展。此次公开课展示活动为两校之间提供了良好的交流与学习平台,促进教师成长,让教师们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思路付诸于科学教学实践中,提升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