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二中的同学们来到常州市中医医院,参观常州著名医派——孟河医派博物馆、健康养生馆、中药陈列馆等,体验中医药传统文化。作为志愿者进行前台导医导诊服务,为就医的病人送去暖心帮助。
周六的早晨,中医医院门诊大厅里人头攒动,许多病人及家属都在大厅里忙着挂号、缴费等。五位二中的志愿者在总服务台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开始了一上午的导医导诊服务。过程中有一些老年人不熟悉自助服务机的使用,志愿者们主动帮助他们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服务。还有许多患者不清楚就诊科室的位置,志愿者们耐心指引,带领他们找到位置。
另外十多位同学参观了位于中医院内部的孟河医派博物馆、健康养生馆、中药陈列馆等。通过中医院郑医生详实的讲解,同学们学习了中医养生知识,观察了许多中药标本,了解了孟河医派的起源、发展、创新以及代表人物等。大家感受到中医的代代传承、包容创新,体会到家乡本土博大精深的医学文化,增添了几分对于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同学感悟:
高二(12)班傅灵熙:
何谓文化融合?是孟河医派的各个世家大族抱着悬壶济世的理想,坚定着医术救人的信念,互相学习,相互包容。
何谓文化传承?是哪怕面对南京国民政府的镇压,孟河的医生也绝不妥协。他们齐聚在南京只为请愿反对废除中医。那呐喊声之强烈,字字都道着痛心与不甘;那直冲云霄的傲气之强烈,让反动派为之震撼与畏惧。故,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千万人的守护。
何谓养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养生里体现的淋漓尽致。顺应自然,不与自然相背离,这便是养生的道理。做事也好,做人也罢,都要讲究一个“度”。少了没有效果,多了可能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不管是养生方面,还是日常生活,都要有弹性。
何谓“医生”?担当,仁心。在当今这社会,医患矛盾愈演愈烈。我们渺小如尘埃却也不能忘记医生的可贵。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尊重医生,矛盾才能不攻自破。
高一(5)班鲍志瑶:
走进孟河医派博物馆,仿佛开启了与过去相连通的时光之门。在这我们能看到孟河医派发源地——孟河古镇的复原景,小桥流水,浓厚的江南气息,让人不禁对这样一个繁荣的小镇生出憧憬。栩栩如生的雕像,排列整齐的医书和讲解员娓娓道来的叙说,让我们对孟河医派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体会到了中医之重要性,更为自己身处医学起源地而自豪。
高二(12)班王民乐:
这次中医院志愿活动虽然辛苦,但同时收获颇丰。我在和同学们一起奉献自我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感动。有一对老夫妇,他们是为办理住院而来做核酸检测和CT的。在耿星宇同学同他们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老人原来是参与过越南战争的老兵。在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不免感到唏嘘:即使坚毅如士兵,也熬不过时间,也挨不住寂寞。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帮助他们办理了各种手续。
医院,是承载生与死,喜与悲的地方。人们从这里走出来,又终归会回到这里。我没有能力去医治行色匆匆的患者们的病痛,但我希望我能在他们脆弱的时候为他们带去一丝温暖。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发现中医文化、养生知识是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中医的传统理念与文化已根植到中国老百姓的内心。而通过参观与志愿服务,同学们更是体会到医务工作的重要性,对医生治病救人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也更坚定了二中学子志愿助人的赤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