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常州二中参加2019年度省普高文化类课程基地联盟校交流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01-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蕾

        2020年初江苏省普通高中文化类课程基地联盟学校交流研讨会在徐州市高级中学举办。本次活动共有来自全省13个地市的38所联盟高中学校校长、基地负责人参加。联盟校从去年的32所学校扩展到今年的38所,体现了联盟的蓬勃生命力。
        大会组委会精心设计,第一天组织与会老师进行汉文化考察:参观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和徐州博物馆。2019年度全省文化类课程基地联盟学校交流研讨活动的主题是“文化育人特色课程建设”。本次活动在徐州高级中学举办。徐州高级中学“汉画像石”课程以多媒体等方式表达出来,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学习让学生选择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以历史研究方法,提供虚拟形式,用电脑绘画,电脑动画,3D打印等方式尽可能将想象表达出来。学校做好做精汉服、汉代礼仪课,建立汉画像石校外专家群,实现资源共享,及时指导基地建设。几年来,学校进一步规范开发课程,课程内容再精细化。徐州高级中学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不仅起到凝神聚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突破基地建设瓶颈,推动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内涵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天进行专家报告和交流研讨。大会第一阶段由徐州高级中学校长秦晓华主持,他首先表达了本次主办校对大家的欢迎,然后介绍了联盟的内部领导变动情况,最后祝愿联盟校越办越好。接着省教科院基教所倪娟所长讲话,她表达了三层意思:课程文化创新、资源融通整合、文化引领问题。她说,文化类联盟校从三年前建章立制 到如今蓬勃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联盟的可持续性。国家肯定江苏课程基地建设的样本作用 ,文化类课程基地促进学校文化创新,推进育人模式改变。学校的课程文化是学校建设的核心层,能够实现学校的文化转变。她希望各联盟校实行校校行,举办经典文化研习。
        大会第二阶段由教科院基教所喻小琴博士主持。本次大会专家讲座由江苏省教育学会叶水涛会长主讲。他报告题目是《教育的文化观照》,叶会长强调文化类基地建设颜值高的原因是文化能改变人,以文化人,以文树人,这就是教育的文化观照。学校教育是经过压缩的经典,改变我们的永远是教育。叶会长从苏格拉底的无知,孔夫子的周公,康德的批判,朱陆鹅湖之会,尼采的超人,张居正的“意趣”,卢梭的儿童,王熙凤的不识字,孔乙己的长衫,杜威的生长,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等深入浅出地谈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的三个纬度:求真、求善、求美。理论水平之高,让与会者听得津津有味。
        大会第三阶段是主题研讨与专家点评。本次大会江苏省宜兴中学《让紫砂艺术之花在学生心头绽放——“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泰州实验中学《以课程基地建设  促育人模式转变》、江苏溧阳市埭头中学《深化家国情怀教育  培育校园文化特色——族谱文化课程基地促进校园文化创新的校本实践》、苏州市第五中学《利用戏剧课程基地创建育人环境》、江苏省金湖中学《以基地创意文化课程建设  助推学生创新力的发展》、无锡市第一中学《“文化自信  江南文脉”课程基地建设》等做为联盟校代表汇报了学校文化类课程基地的建设情况。联盟校新盟主、南京雨花中学校长赵光辉点评说,汇报学校把基地建设与教师发展挂钩,涉及育人模式转型,促进学校文化创新。他提醒大家思考,课程基地如何与育人模式变革联系起来。并且用四个字概括未来基地建设落地生根的发展方向:课(真正成为课,进课程体系,进课表);程(阶段性规划,课程目标,进度安排);人(基地里有没有学生的身影);评(可视化,评价探究)。
        大会第四阶段是本次联盟校案例评选颁奖仪式。徐州高级中学秦校长对获奖者表示祝贺。他总结了2019联盟校的工作,认为基地建设对文化育人有了新的理解,不再局促于内部,有了更多的拓展,课程建设展现出新气象,对课程认识达到新高度,为基地发展提供新动力。2020年,联盟校将聚焦基于文化育人的育人方式转变。推进校本化实践,及时研究总结,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还将组织课程基地校校行,举办第二届录像课评比,举办暑期经典文化研修班,办好每年的研讨活动等。建议联盟校加强研究,提高基地利用率。
        在吴栋副校长的带领下,何宇亮、王赟、徐蕾老师带着我校府学文化课程基地的汇报交流材料《让“人文树人”融入府学课程体系——以常州市第二中学“亭式”课程体系为例》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认真学习了兄弟联盟学校的先进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带回学校,让二中课程基地在育人方式上得到切实可行的转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