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暑假,常州市第二中学的学子们再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人文之旅夏令营——泰山曲阜行。
不登临山顶,怎能俯瞰其全貌,真正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气概?不经历磨练,怎能锻炼自己,“用百折不回的毅力,有计划地克服所有的困难”?带着期待,8月8日早上七点,同学们来到泰山脚下。坐上中巴,不一会儿就到了中天门。一场磨练意志的旅途正式开始。
几千多个台阶赫然在眼前,令人望而生畏,有点想打退堂鼓。咬咬牙,继续前行……经过十八盘,从龙门直上南天门。成百上千的台阶,陡峭而狭窄。然而这时的我们,已是步履艰难,大汗淋漓。心欲快速登顶,无奈腿脚已不听使唤,沉重而难以拖动。每迈出一步,都是考验。好在大家互相鼓励,最终克服了困难,并准时到达了南天门。那喜悦和成就感,溢于言表!随后,大家来到玉皇顶——泰山的最高处。同学们高举右拳,大声宣誓,并在横幅下写上对自己的激励。带着满满对未来的期许,尽展二中风采。
在曲阜孔林,同学们都边听导游讲解,边认真记笔记,并在孔子墓前进行了三拜仪式,希望学业有成!登五岳之首,拜至圣先师。这不仅仅是一次体力上的考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磨练。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咬牙坚持,困难就会过去。你就成功了,你就征服了自然,你就战胜了自己!
9日上午7点,天空一碧如洗,清风微拂,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围聚在孔庙的城墙下,静候开城仪式。
八点的开城仪式将六艺融合其中:礼、乐、射、御、书、数,精美至极,隆重至极,无不体现了孔府对远道而来的尊贵的客人们最诚挚的问候与欢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无论是佛教、儒家还是道教,无论是宋朝、明朝还是清朝,一门一坊都表达了世人对孔子的尊敬与赞美。在十三碑亭院只是几万“功德碑”的一面,最大的石碑,甚至达到了惊人的35吨,是乾隆皇帝亲自挑选花费三年水旱共运,才送至了孔庙。此时同学们不得不再次感叹,不仅是世人更是历代皇帝对孔子深深的崇敬之情。
“勾心斗角”是碑亭建筑中的奇观,大家有幸在孔庙十三碑亭的院落里一睹这犬牙交错的建筑模式。这种匠心独具的建筑美学,巧妙地解决了空间狭窄所造成的拥挤现象,不仅显示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技艺,更以一种文化现象留给后人不尽的思索。明代所建的杏坛,象征着孔子教学的场所。在杏坛前的论语朗读:双手捧书,跟随老师,高声诵读,让我一恍惚间仿佛穿越千年,感受到那时杏坛下百千学子书声琅琅的激情、活力以及对知识的渴望。
誓词里曾言的“牢记大成基业,斯文在兹”,二中的大成门……让我更为期待在这孔庙的大成门,大成殿。“生民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乃空前绝后;“万世师表”——历世历代学习的榜样;“斯文在兹”——世间所有文化盖源于此(孔子)。
三天或短暂或充实,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儒家的学说不应仅仅在历史文集中光芒万丈,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弘扬!




2019年二中学子人文之旅——泰山曲阜行
发布时间:2019-08-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丹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