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知明方行笃 行笃知益明——徐展名教师工作室上海行
发布时间:2019-01-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玥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教师们就在这种知与行的循环中不断进步。18年底,经过紧张的前期准备工作,徐展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一行11人赴上海参观学习,与科普名家、课改名校、DIS名师零距离接触,学习先进理念、增加切身感悟、解除心中疑惑。



会科普达人,聊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样的思维是科学思维。汪诘老师,科普作家,著有《星空的琴弦》《时间的形状》等热门科普书,职业自媒体科普人,主播《科学有故事》全网播放量过亿次。在《汪诘谈科学精神》节目中汪老师对科学思维有着独特的、与教育工作者迥然不同的看法,于是有了工作室成员与汪老师这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教师们就在这种知与行的循环中不断进步。18年底,经过紧张的前期准备工作,徐展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一行11人赴上海参观学习,与科普名家、课改名校、DIS名师零距离接触,学习先进理念、增加切身感悟、解除心中疑惑。
       会科普达人,聊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样的思维是科学思维。汪诘老师,科普作家,著有《星空的琴弦》《时间的形状》等热门科普书,职业自媒体科普人,主播《科学有故事》全网播放量过亿次。在《汪诘谈科学精神》节目中汪老师对科学思维有着独特的、与教育工作者迥然不同的看法,于是有了工作室成员与汪老师这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对于科学思维,汪诘老师认为很多表述都不利于传播,真正能传播开来的,往往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句子,虽然并不十分严谨,可是有打动人的力量。为把科学思维用易于传播的方式表达出来,汪老师总结了36句话和工作室成员一起分享(汪老师随后将这些金句制作成音频节目:科学有故事之听众问答66 阐述科学思维的36句话)。其中,工作室老师们最感兴趣的是可证伪性、休谟公理、奥卡姆剃刀原理等,大家认为作为物理教师有必要认真思考这些金句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阐明。
       面对工作室老师“如何成长为职业科普人”的提问,汪老师从幼年迷恋世界未解之谜而陷入不可知论开始谈起,和大家聊了从“想搞清楚什么是相对论”开始的科普人成长经历,谈了对中医药的看法,谈了在高中作科普讲座的感受……两个多小时的交流,大家都觉得信息量丰满,需要认真回味消化。


        探课改前沿,思学校发展      

       风华中学是上海市闸北区的一所区重点中学,与上海诸多小而强的弄堂学校一样,风华中学占地很小、规模很小,但特色鲜明、理念先进。行前联系时准备去听一节物理课,学校安排了下午1点开始的一节课,由于上午与汪老师会面地点离开风华中学很远,因此向校方提出能否把课安排在下午三点左右,校方反馈:下午2点学校开始社团活动,无社团活动的学生就放学了。工作室成员都很震惊,同时也很期待,急切想了解上海中学生如何开展社团活动。
      在风华中学罗主任的带领下,第一站参观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中心的曹主任向大家介绍了学生心理问题三级反应机制,展示了丰富实用的心理干预器材。在第二站综合实验室,大家惊讶于考虑周全的基础设施、人性化的先进设备;在第三站机器人实验室,成员们看到了正在搭建、调试的忙忙碌碌的学生们;在第四站书法教室,大家兴致勃勃地体验了科技辅助下的书法练习;在第五站手脑工作室,成员们看到了DIS最新产品:百变电路。最后大家与曾获物理评优课全国一等奖的姬老师座谈,一起聊大家最关心的物理课堂。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近年来,各地中学都开始制定学校主动发展规划,规划的制定必须体现学校教师的意愿,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站在学校发展的全局视角认真思考,因为学校的未来必定深刻影响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风华中学的五站从不同方面打开了工作室成员们的思路。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教师们就在这种知与行的循环中不断进步。18年底,经过紧张的前期准备工作,徐展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一行11人赴上海参观学习,与科普名家、课改名校、DIS名师零距离接触,学习先进理念、增加切身感悟、解除心中疑惑。
       会科普达人,聊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样的思维是科学思维。汪诘老师,科普作家,著有《星空的琴弦》《时间的形状》等热门科普书,职业自媒体科普人,主播《科学有故事》全网播放量过亿次。在《汪诘谈科学精神》节目中汪老师对科学思维有着独特的、与教育工作者迥然不同的看法,于是有了工作室成员与汪老师这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对于科学思维,汪诘老师认为很多表述都不利于传播,真正能传播开来的,往往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句子,虽然并不十分严谨,可是有打动人的力量。为把科学思维用易于传播的方式表达出来,汪老师总结了36句话和工作室成员一起分享(汪老师随后将这些金句制作成音频节目:科学有故事之听众问答66 阐述科学思维的36句话)。其中,工作室老师们最感兴趣的是可证伪性、休谟公理、奥卡姆剃刀原理等,大家认为作为物理教师有必要认真思考这些金句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阐明。
       面对工作室老师“如何成长为职业科普人”的提问,汪老师从幼年迷恋世界未解之谜而陷入不可知论开始谈起,和大家聊了从“想搞清楚什么是相对论”开始的科普人成长经历,谈了对中医药的看法,谈了在高中作科普讲座的感受……两个多小时的交流,大家都觉得信息量丰满,需要认真回味消化。


 


       探课改前沿,思学校发展      

      风华中学是上海市闸北区的一所区重点中学,与上海诸多小而强的弄堂学校一样,风华中学占地很小、规模很小,但特色鲜明、理念先进。行前联系时准备去听一节物理课,学校安排了下午1点开始的一节课,由于上午与汪老师会面地点离开风华中学很远,因此向校方提出能否把课安排在下午三点左右,校方反馈:下午2点学校开始社团活动,无社团活动的学生就放学了。工作室成员都很震惊,同时也很期待,急切想了解上海中学生如何开展社团活动。
      在风华中学罗主任的带领下,第一站参观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中心的曹主任向大家介绍了学生心理问题三级反应机制,展示了丰富实用的心理干预器材。在第二站综合实验室,大家惊讶于考虑周全的基础设施、人性化的先进设备;在第三站机器人实验室,成员们看到了正在搭建、调试的忙忙碌碌的学生们;在第四站书法教室,大家兴致勃勃地体验了科技辅助下的书法练习;在第五站手脑工作室,成员们看到了DIS最新产品:百变电路。最后大家与曾获物理评优课全国一等奖的姬老师座谈,一起聊大家最关心的物理课堂。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近年来,各地中学都开始制定学校主动发展规划,规划的制定必须体现学校教师的意愿,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站在学校发展的全局视角认真思考,因为学校的未来必定深刻影响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风华中学的五站从不同方面打开了工作室成员们的思路。


访DIS鼻祖,享开发理念     

      上海之行的压轴之旅是参观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在这里琳琅满目的DIS产品、设计精巧的DIS设备、直观高效的DIS演示令成员们屏息凝气。平抛仪、静电计、完全失重火焰演示装置、马德堡半球改进装置,大家与演示这些仪器的技术人员热烈交谈,交流感悟。
       在研发中心,工作室成员有幸受到了研发中心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开发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DIS)的冯容士先生的亲切接待。冯老年近八旬,依然奋战在一线,研发产品“百变电路”“黑金刚”等能走进课堂、能走入家庭的新产品,令人肃然起敬!冯老向大家介绍了他的珍贵处藏品:清朝时期我国的物理教材,指出我们的物理教学依旧在重复一百多年前的实验,这一方面体现了自然科学中经典实验的持久生命力,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科技没能影响中学物理实验也不免令人扼腕。随后冯老用三句话诠释了DIS:“做传统实验,用传感器记录数据,用电脑分析数据”,的确如此,传感器为测量插上数字化的翅膀、电脑使数据处理更加便捷直观,这才是DIS给物理实验教学带来的最直接的变革。

       细雨霏霏中,工作室成员们离开了上海。三个半天的活动紧张、丰富而实用,相信上海之行点亮的思维火种一定能在大家新一轮的知行循环中开花结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