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
徐展:
优秀课堂一定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而这些课堂活动都应该凸显学科特色。三位老师课堂设计各不相同,但紧扣教学内容的学生活动个个精彩!
朱老师的课堂给人最大的感受是开放,开放的学生实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设计探究实验,最终从不同方式的多种实验结果中得出力合成遵守的规律令人信服,正如评课老师所说“这种探究是不设定道路的真探究”。张老师课堂上原创的实验装置颇受人关注,通过一个简单的“底板”,学生实验更精确,更容易让学生发现力合成遵守的规律,而且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几种特殊状态下力合成的计算问题打下伏笔。赵老师的课引入了数字化学习手段——利用QQ群记载学生的实验结果,而在探究出初步结论后还继续验证结论的处理显得尤其严谨。——三位老师的课开阔了听课老师的眼界,许多教学环节的处理方法值得借鉴。
姜雪青:
不是每一节课都很精彩,但是绝对每一节课都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吴宁:
南菁中学吴宜军老师的课,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性,节奏快,气场强,模拟活动巧妙精干,是难得一见的好课。
黄安:
上周五在江阴南菁中学听了三节‘种群特征’的同题异构课,现在谈谈听课心得:
三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又各有特色,第一位老师条理清晰,属于常态课,特别具有参考价值,设计的模拟校方法操作简单,又花时间少,学生能动手动脑,值得推广。第二位老师到位,以问题式启发学生,讲课细致,但美中不足是过于照张,且实验设计没有新意。第三位老师备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准备的实验材料也特别多,学生全都动进来了,但有点太过了,特别是不断让学生鼓掌感觉象小学课堂。
总之 ,这次听课还是学到了不少,下次有机会还是应该多多学习。
杨二群: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听听外市尤其是外省老师的课感觉的确不一样,收获了!
陈蓉:
南菁中学的三节生物课用不同的形式开展了同一个内容的活动,每种形式的活动都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给我们自己的课堂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