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课题研究>>省级课题>>文章内容
同题异构展教艺,对比研讨促提升 ??记省“十二五”规划课题
发布时间:2013-12-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为了积极开展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暨省教研室课题活动, 12月4日,课题组长汪红艳老师携课题组全体成员齐聚常州市第三中学开展活动,由五中胡星荣老师和三中李丽萍老师同题异构“全球气候变化”一课。两位老师精心准备,精选素材,展现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的风格迥异的精彩课堂,真正达到分层教学研究的意义。
     课后,在教研员朱老师和课题组长汪老师的主持下,课题组成员和听课老师就两节课进行了集中评课。大家热烈讨论,畅所欲言,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在交流中得到碰撞和升华。大家认为“全球气候变化”一节内容知识点并不难,教材编排思路清晰,但两位老师却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教学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李丽萍老师以纪录片“改变世界的六摄氏度”导入新课,影片场景壮观霸气,吸引人眼球,随后李老师以影片中出现的现象直接导出教材结构中的第三部分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再从变暖的影响这些“现象”去探究“本质”和“原因”,最后寻找“对策”,教材结构的重组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且顺理成章。同时,本节课的设计中“分层教学”理论体现明显,不管是学习目标、学习评价还是问题设置都设有梯度,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中由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并请每组推选“发言人”陈述观点更是对“分层教学”理论的实践。
     相对于李丽萍老师的激情澎湃,胡星荣老师则是风度翩翩、淡定自如、润物无声,教学设计“形散则神不散”,措辞表达规范严谨。整堂课胡老师共用了20多张图片和5个视频,每一幅图和每段视频都恰如其分,且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从材料的选择可以看出胡老师善于钻研,理论功底深厚,这堂课让所有的学生拓展了知识面,也让听课老师感觉到省评优课一等奖得主的风范。
     本次“同题异构课堂”,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整合,用不一样的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又展示了不同教师的不同的个性教学风格。研讨活动更多的是交流、是互补、是成长,不仅让上课老师互相学习,更是让听课老师感受不同教学风格的魅力,有着深刻的价值引领作用。相信有更多的精品课会在今后的课堂上得以呈现,更多的教师能从专业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之路。
     通过这次活动,促进了课题组成员校际之间的联系,取得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课题组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将来结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