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专业发展>>文章内容
陆建生名师工作室在二中举行第十三次活动(幸福第二季)----寻觅文言津梁
发布时间:2014-03-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近日,在阳春三月的下午,常州市高中语文陆建生名教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来到了府学文化的圣地------常州市第二中学,拉开了语文幸福工作室第二季的帷幕。看到著名学者赵翼的铜像,想到《论诗》里面的句子“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相信今天寻觅文言津梁的两位老师,定会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首先,二中的张淼一老师,作为主场作战,在高一(4)班带给大家一堂充满灵气的《烛之武退秦师》。张老师抓住《左传》微言大义、言简义丰的叙事风格,围绕一个“退”字,从烛之武为何退秦师、烛之武怎么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三个层面,抽丝剥茧般的把文本作了一番细细品读,思路清晰,语言富有感染力。值得称颂的是,张老师关注编者的选材意图,在“因声求气”方面,作了很好的示范。如他在处理烛之武运用哪些技巧劝退秦师这一环节中,他让学生体会“郑既知亡”、“亡郑危秦”“存郑利秦”、“晋素无信”、“晋贪无厌”不同形势下烛之武的语气,在张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分别用“谦卑”、“坚定”、“诚恳”、“慷慨”、“激烈”的语气,读出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张老师善于关注文本中细节,如让学生们比较秦穆公撤退时的“乃还”和晋文公撤退时的“吾其还也”,进一步体会《左传》言简义丰的特点,最后张老师还提醒学生们把《左传》这种言简义丰的叙事风格和自己的作文联系起来,起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效果。
    随后,五中的刘隽老师,作为客场作战,在高一(10)班上演了一堂自由、开放的《烛之武退秦师》。刘老师整堂课,文言兼顾,既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又围绕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作了深入的分析。她设计巧妙,一堂课围绕“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这个主问题,让学生在“退”字前加一个词语,结合文本并阐述理由。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却暗含着对人物形象全方位的解析。在刘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们一边读,一边小组讨论,很快学生们就从“智”、“义”、“勇”、“礼”几个方面有理有据的阐释了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刘老师又引导学生们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了烛之武成功退秦师的原因。临近下课时,刘老师让学生们思考烛之武退秦成功后的结局,回家后查阅史料,佐证自己的判断。这种存疑激趣的方式很值得借鉴。
    最后,在大成楼四楼会议室,成员们就两堂课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评课。工作室顾问程代军老师提出了自己上本节课的一些好的想法:让学生演课本剧,真正把学生的生命带入文章中去,让学生们用现代汉语系统把文本打开,再回到文言中去,将古今打通,把古人的声气表现出来。其他老师对两位老师用主问题设计有条理的串起整堂课的做法作了肯定,工作室领衔人陆建生老师总结道“张老师的课从单一角度切入,文本研读有深意;刘老师的课学案导入,开放探究有新意。”半天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每次和工作室的伙伴们在一起总能有收获,希望马年的语文幸福工作室,在陆老师的引领下,花开满枝,硕果累累。(图/文:陆建生名师工作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