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到30日,常州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的同学们来到少年宫,开展为期两天的通用技术实践活动。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构建,也不再是简单的解决问题,面对丰富的课程和选择,已经是第二次参加此项实践的同学们仍然大呼过瘾。现代生物、金工、木工、茶艺、建筑模型、插画、剪纸、电子电工、网路组建、电影梦工厂、头脑奥林匹克、三模、3D打印、机器人陶艺等共十五门课程,以其不同姿态为高二学生们打开了通往未知新世界的大门。两天的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创造的快感,协作的精神,更收获了美好的青春回忆!








从平面上铅笔墨痕的条条框框,到眼前层叠而起的模型,我还记得割锯木块时的疲倦,却在它们一块一叠的成型中倍感轻松。额前的细汗与轻扬的木屑似乎总是惹人生厌,却又在午后的阳光投射在这一方小小天地的那一刻,焕起每一个组员的微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放翁曾陈言实践之贵。每一笔妙意匠心,每一刀精雕细琢,一个完好的模型总是需要太多的部件。我们通过亲自参与一门一窗的制作,感受到了建筑的美。
——高二9班 于文骥
高二的通用技术是在3D打印的课堂中度过的,可以说是很开阔眼界了。以前只是以为3D打印就是用纸等材料打印出一些只具有欣赏价值的一些小摆饰,觉得只要有一台3D打印机就没有什么要做的了。这两天才发现3D打印远远要比想象当中的实用,也更有技术含量。如果说我高一选择的现代生物更注重的是实验室现场试验的严谨、准确,那么3D打印就更注重电脑专业技术的高端以及制作模型的耐心。刚开始对于新的项目免不了的新奇但也无措,但慢慢接触有了方法也不自觉的开始想办法自己探索。或许这种由耐心仔细到自主学习才是这些通用技术课程想让我们养成的习惯吧。
——高二9班 姚慧
一直觉得茶艺离我的生活挺遥远的,觉得它应该蛮简单的,但是通过今天一天的学习,才发现并非如此。首先,茶的种类多,面对六大类茶种听老师讲讲觉得自己都能分辨,但等到自己再去区分时又很快不清楚了,因为它的外形、色泽都很相似,有时不因它的颜色而归属与那种颜色类种。第二,通过视频了解到中国茶道的历史发展以及日本茶道与英国茶。面对日本茶道传承于宋朝的茶艺,而中国却只有现代的泡茶工艺,而感到些许的遗憾,也对那些坚持中国古代泡制的人深深的感到敬意。茶道虽为中国所产,但传承保留的工艺却所剩无几,反而被别国传承并发扬了下来,而面对这种现象,我不由得倍感遗憾。第三,茶不仅是用来喝,用来品的,用来药用的,更是塑造人的性格的一剂良药。通过茶来提升一个人的意志,品格,气质,是潜移默化的,虽然这短短的时间不足以改变我什么,但茶艺之道将永伴我心!
——高二6班 王璐
这回的通用技术我选择了头脑奥林匹克。相比上次的机器人课程,有不同亦有相同之处。这两个项目对于我们的创意思维有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团队合作也成为了一个衡量成功的重要指标。老师选择了某一年的比赛试题给我们作为两天课程的任务。一开始自然是手忙脚乱,之后我们决定分工合作,每个人选择自己擅长的任务。决定之后,各方面同时推进,效率提高很多。到今天结束我们组大概是进度最快的一组了。虽然在合作的过程中有很多小插曲,总体上来说是前进了。也让我收获了很多。
——高二11班 戴珂瑜
高中开设通用技术以提高我们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是我们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这两天的培训,我们的技术能力得以提高,它丰富了我们的学习过程,激发了我们创造的潜能。在活动中,不仅培养了我们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还加强了我们实践能力培养,并提高了我们团队合作意识…通用技术课程中加入了科学、文化、社会的相关知识,使我们的视野得以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我们素养提高,为自己以后学习,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高二1班 何清琳